用AI造个“地球CT”
创始人
2025-11-24 07:15:14
0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讲席教授宋晓东和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朱毅鑫领衔的跨学科团队北京大学供图

地球内部,究竟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又该如何利用AI观测?

近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讲席教授宋晓东和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朱毅鑫领衔的跨学科团队,在计算机里模拟了5万次“地震”(包含不同样式的“虚拟地震波”),训练出一个掌握了物理规律和大规模地震波传播模拟数据的AI,并用其精准观测到地球内部的深层结构,就像为传统地球科学配备了一台高精度CT扫描仪,结合算法与科研,有望揭开地壳之下的神秘面纱。

长期以来,地球深部结构探测研究是地球科学的核心。地球内部的结构仿佛一个谜团,人类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而地震波,则成了可以“利用”的中介。当地震发生时,产生的振动会穿过地球内部。振动抵达不同岩层之时,又会产生不同的变化。通过分析全球各地记录到的地震波及其波动变化,科学家可以反推地球内部结构,这个过程也就是“反演地震层析成像”。

传统成像技术,存在着速度慢、不精确等问题。模拟一次全球地震波传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想要获得清晰的地球内部图像,则需要进行数以万计的重复模拟。宋晓东与朱毅鑫领衔的跨学科团队,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这一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突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看清了地球内部结构。

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模拟方法(AxiSEM3D:轴向谱元法),在计算机里模拟了无数次、不同样式的“虚拟地震波”,训练了一个既掌握物理规律又掌握大规模地震波传播模拟数据的AI,并利用“物理感知深度学习神经算子”技术,把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必须遵守的物理定律(如弹性波动方程)直接编入了AI的学习程序。

这使得AI学会了从地震源头(震源)到地震波传播场域(波场),再到地球内部结构(速度结构)之间复杂的、符合物理规律的对应关系。在此前提之下,即便给AI一个全新的地震数据,它也有能力在顷刻之间推算出地震波的传播方式,观测到地球内部的深层结构。这种方法可以代替传统方法预测地震波场,用更少量的参数表示地球内部结构,系统实现了对全球地震波传播过程的快速预测和结构反演。

该项研究的数据组成了首个全球成像基础数据集GlobalTomo,2.6TB大小的数据集中包含了1.6亿张全波形地震图。这些数据和开发的算法能够帮助更精确地绘制地球内部的三维成像,揭示地幔对流、地核动力学等奥秘,回答关于地球形成与演化的重大科学问题,也能更清晰地“看到”地下数公里深处的地质结构,为定位石油、天然气、地热能等战略资源提供关键信息,降低勘探风险与成本。与此同时,还能检测地下结构潜在危险性,为地震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璟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1月24日 08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用AI造个“地球CT”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讲席教授宋晓东和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朱毅鑫领衔的跨学...
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受损“天梯”... 11月12日,奇瑞汽车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进行一场极限测试时发生意外。测试车辆在攀爬通...
磨石口咋成了模式口 磨石口咋成... ◎杨振华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西北部,是北京市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并于2023...
欧洲最大的开源项目:Sber发... 欧洲最大的开源项目: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发布了一系列先进的俄罗斯神经网络模型。此外,Kandi...
你知道吗?丽江有条1.2公里长... 据说大理崇圣寺是金庸笔下《天龙八部》里天龙寺的原型,而作为大理国的皇家寺庙,历史上22个皇帝中更有9...
英伟达H200要来了?美拟放宽... “特朗普政府正考虑批准向中国出口英伟达H200人工智能芯片”——路透社的一则消息瞬间引起全球科技界关...
忻州古城 | 冬日活动惊喜剧透... 小雪节气即将来临冬日的序章正式开启是时候悄悄剧透了冬至 |腊八 |跨年 |春节这个冬天,忻州古城给你...
内蒙古:冰雪资源“热力全开” ...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为期5个月的2025-2026内蒙古自治区冰雪旅游季活动正...
10月全媒介之星中国AI应用榜... 编辑 王进雨 实习生 彭紫桐 11月21日,最新一期“全媒介之星”中国TOP 20 AI应用榜单出...
北京交警提醒:至2026年2月... 为保证门头沟区德苑南路、葡东北路蓄洪能力提升工程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与畅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