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华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西北部,是北京市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并于2023年入选北京市旅游休闲街区。该街区不仅历史积淀深厚,而且文物古迹众多,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模式口街区以其独特地理位置、丰富的人文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世人关注。它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4处,包括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法海寺与承恩寺;市级文保单位2处:第四纪冰川擦痕与田义墓;区级文保单位3处:龙泉寺、模式口76号院、四柏一孔桥;普查登记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过街楼、老爷庙、龙王庙、永济寺、模式口水电站、史履晋别墅及李童墓。相传模式口村拥有28座寺庙及古迹,现在保存完好而且知名度最高的是国保单位法海寺与承恩寺。
千百年来,模式口村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古迹和完整的村落形态,也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模式口原名磨石口,北倚蟠龙山、翠微山,西临永定河,总面积达两平方公里,距离市中心18公里。磨石口因盛产磨石而得名,自宋代这里就开始采石,位于村后的山上至今还留存有大片古代石塘的遗迹。
旧时,磨石口是进出京城的门户,为沟通京师与直隶、山西的要道。明代磨石口设千户所,由千户(正六品)把守。千户所下设百户所十个,共有兵1120人。清代沿袭明制设千总把守,磨石口成为名副其实的京西重镇。磨石口建起了方便客商的酒肆茶楼,村中商贾云集,驼队络绎不绝,驼铃声声不绝于耳,叫买、叫卖之声此起彼伏。1922年,磨石口村成为老北京市郊第一个通电的村庄,要知道当时京城百姓大多数还用的是煤油灯。而为了树立榜样,第二年就更名为“模式口”,意为“诸村之模式”。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与模式口极有历史渊源,在他的名著《骆驼祥子》中描述,祥子牵着三匹骆驼就是由模式口回北平的。老舍先生在学生时期曾三次来到石景山区,其中两次是就读师范中学时,与同学老师们来到金顶山附近进行野外演练,亲眼见过大街上一队队穿行而过的驼队,并在与驼户商人交谈中得知了驼队的运输线路,以及驼队商人们在商道上的见闻轶事等,于是后来创作出了名著《骆驼祥子》。据考证:除了模式口,老舍先生在书里还提到了21处地名,都以模式口为描述核心。
如今在模式口大街与法海寺路交叉口的65号院,开办了一家茶馆,茶馆门匾上的“庆春斋”三个字是老舍先生之子舒乙的墨迹。在“庆春斋”外的模式口大街,就是老舍先生笔下“祥子”赶着骆驼,穿镇而过的历史轨迹。在模式口大街中段还有一处名为“古道斯存”的古迹,它的前身是一座“老爷庙”,始建于明代,2020年,被更新改造为模式口历史文化民俗陈列馆,取名“古道斯存”,成为了一个集文化展示与休闲共存的现代文旅空间,而整个模式口街区也已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融为了一体。
上一篇:欧洲最大的开源项目:Sber发布了一系列先进的俄罗斯神经网络模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