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轨了,AI是「第三者」
创始人
2025-11-22 10:16:19
0

新智元报道

编辑:倾倾

【新智元导读】一个丈夫为AI女友花光积蓄,一个妻子靠ChatGPT算出丈夫出轨,越来越多婚姻正被AI撕裂!有人沉迷算法生成的温柔,有人崩溃于被机器取代的陪伴。当「出轨对象」变成程序,爱情的边界,开始模糊。

你可能听过很多离婚理由:感情不合、家暴、出轨。

但在今年的美国,律师开始频繁接到一种新型案件——原告控诉伴侣「出轨了AI」。

在法庭上,这样的证据不再被当成玩笑,而是被正式写进了离婚理由一栏。

有人因此分居、崩溃,但也有人说,是AI救了他们的孤独。

没人想到,虚拟的情感,会成为现实婚姻的裂缝。

于是,一个原本看似荒唐的问题被摆上台面——当AI成了「第三者」,我们该把这段关系算成什么?

AI成了婚姻的「第三者」

在佛罗里达州的一个离婚事务所里,律师Rebecca Palmer最近接到的案子越来越奇怪。

原告控诉丈夫出轨,却没有第三者的名字——只有一个AI聊天程序。

最终,她拿着聊天记录起诉离婚,理由只有五个字:「他出轨AI」。

这听起来像个段子,却是今年11月的真实报道。

Palmer说,越来越多的婚姻正在因为「AI情感关系」走到尽头:

婚姻中情感缺口最大的人,最容易被AI吸进去,尤其是那些本就摇摇欲坠的关系。

在社交媒体上,这类故事同样频繁出现。

Reddit上一名网友讲述,她结婚14年后发现丈夫沉迷于一款NSFW AI伴侣应用,三个月内花光了上千美元。

她在帖子里写道:

我查到账单时才发现,他在一个AI恋人App上花了几千美元。那一刻,我的婚姻结束了。

这篇帖子登上热门讨论区,引发上万条留言,有人指责她小题大做,也有人说那「比肉体出轨更糟」。

还有更离奇的例子。

在希腊,一位女性用ChatGPT分析丈夫咖啡杯里的残渣,AI竟「推测」出他可能出轨。

她信以为真,最终真的提出离婚。

媒体调侃这场闹剧是「AI版塔罗占卜引发的婚姻事故」,但故事背后,是人对AI信任的边界不断模糊。

这些案例从法庭蔓延到社交平台,从美国到欧洲,AI不再只是科技新闻里的抽象名词,它开始进入婚姻的最私秘角落。

有些人因此失去了伴侣,有些人因此第一次被倾听。

这一切听起来像未来,但其实已经在当下发生。而这场「情感地震」的震中,不在科技,而在人心。

AI恋人,正在变成一种常态

离婚法庭上的「AI出轨」,只是冰山一角。在更大的数据层面,这场「人机亲密潮」早已悄然蔓延。

在美国,AI伴侣早已不只是极客的玩具,而成了数百万人日常的情感出口。

根据布里格姆杨大学与家庭研究所(IFS)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Counterfeit Connections: The Rise of AI Romantic Companions》,近五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19%)承认与AI进行过浪漫聊天

在年轻群体中,这一数字更高——31%的男性与23%的女性表示,他们曾与AI恋人互动。

研究还发现,约7%的受访者承认与AI伴侣发生过性互动,包括情色聊天或使用AI生成的裸照、视频等内容。

其中,年轻男性和中年男性的比例最高。约三成用户表示他们与AI聊天是为了性刺激。

AI伴侣应用的流行速度「前所未有」。短短三年,AI伴侣APP就从冷门实验室项目变成主流社交软件,相关关键词的全球搜索量已突破每月七万次。

这些APP通常采用生成式AI技术,能根据用户反馈学习偏好,塑造出独特的人格与语气。

有研究者形容它们是「定制化的情感镜像」:永远温柔、永远倾听、永远不拒绝。

事实上,它们也不像想象中那么「完美」。

IFS与Wheatley研究团队发现,AI恋人使用者的抑郁与孤独风险几乎翻倍。

超过六成女性用户、以及过半男性用户在量表中呈现中到高程度抑郁。

研究者写道:

这些AI平台提供短暂的情感慰藉,却可能加剧孤立与失联。

它们让人误以为被理解,但也让真实的连接变得更稀薄。

也许人们不是因为AI多完美才爱上它,而是因为现实太让人疲惫。

当「假性亲密」成了精神止痛药

很多人以为,AI恋人的流行只是科技的意外。 可如果仔细看,那更像是一场「情感迁徙」。

在IFS的调查里,超过四成用户说,AI「比真人更容易沟通、更会倾听」

它的语言被训练得永远温柔、永远在意,不会冷场,也不会反驳。

有人说,AI像一面镜子,能映出我们渴望被理解的样子。

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作「情感投射」:我们并不是爱上AI,而是爱上了自己在那段关系里的样子。

那份平等、安全、被回应的感觉,在现实中太稀缺了。所以人开始留恋这种被理解的幻觉,哪怕知道那是假的。

《WIRED》采访的律师Rebecca Palmer曾说:

在婚姻里,AI最容易介入的,是那些情感供应不足的关系。

当另一半的沉默被AI的温柔取代,那场「出轨」就已经悄悄开始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说:「AI救了我。」

AI恋人不是爱情的对手,而是孤独的止痛药。它让人暂时不痛,却也让人更依赖。

IFS的研究者写道:

这些AI平台并没有创造新的情感,只是复制了人类渴望被爱的算法。

这句话一针见血——AI的出现,也许没有改变人类的情感需求,它只是提醒我们:原来「被理解」,竟成了奢侈品。

是AI出轨,还是人心出逃?

在传统婚姻里,「出轨」意味着背叛。

可当第三者变成一个程序时,这个定义开始崩塌。

越来越多美国法院开始接到这种案件:有人控诉伴侣「出轨AI」。

Rebecca Palmer说,在加州等地,「AI亲密关系」已被纳入离婚理由,而在俄亥俄等保守州,议员们甚至推动法案,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AI-人类亲密承认」。

法律层面仍充满灰色地带。

AI不具有人格,也不可能承担责任;但它引发的行为后果——情感转移、经济消耗、隐私泄露却在真实地撕裂婚姻。

在一些共同财产州,如果伴侣能证明另一方因AI聊天花费大量金钱,法院会将其认定为「婚姻资产挥霍」,这类证据甚至能影响财产分割结果。

然而,比法律更难定义的,是「忠诚」本身。

有人认为,只要心动了,不论对象是谁,都算背叛;也有人说,那不过是孤独者的一次自救。

AI没有身体,也没有自由意志,它更像是被人投射出的更安全的亲密。

这并非简单的越界行为。在焦虑型或回避型依恋者身上,这类AI关系反而带来控制感——

他们能在可预测的回应中获得「情感主导权」,避免了现实关系里那些无法掌控的冲突。

所以,「出轨AI」更像是一种人心的撤退:撤退到一个不会伤人的空间里,重新定义被理解的方式。

正如IFS研究的共同作者Jason S. Carroll所写:

AI关系不是情感革命,而是一种情感再分配。它让爱从人身上迁移到了算法。

也许,AI没有摧毁爱情,它只是让爱情更真实。

它提醒我们,那些被掩盖的孤独、冷淡和疲惫,其实早就存在。

只不过,当回应变成算法生成的语句,人类才真正看清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是完美的伴侣,而是被理解的机会。

我们曾以为AI带来的,是情感的替代;可它更像一面镜子,让人看见关系中那些无声的裂缝。

当越来越多的人对AI说「我爱你」,也许他们想说的,从来不是「我爱机器」,而是「我终于被听见了」。

爱情的终点,从来不是科技能决定的。但AI正逼着人类重新学习一件事——

如何在被理解之前,先学会真正去理解别人。

参考资料:

https://ifstudies.org/blog/counterfeit-connections-the-rise-of-ai-romantic-companions-

https://www.wired.com/story/ai-relationships-are-on-the-rise-a-divorce-boom-could-be-next/

秒追ASI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丽水经开区启用网络餐饮AI智治... 日前,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全面启用网络餐饮“AI+非现场监管”智治系统...
吕梁市5个村入围省级乡村旅游重... 智能化日光温室与3000余亩蔬菜基地相映成景,田头批发市场保障新鲜直达;乡村振兴研学基地、文化广场与...
原创 易... 一则“胡彦斌易梦玲马尔代夫海边接吻”的视频,最近在八卦圈刷了屏,直接把“恋情曝光”顶上了热搜。就当大...
生成式AI内容被滥用,专家详解... “如果你是温峥嵘,那我是谁?” 前不久,演员温峥嵘自曝遭遇直播间AI换脸盗用,上前质问反被对方拉黑。...
他出轨了,AI是「第三者」 新智元报道 编辑:倾倾 【新智元导读】一个丈夫为AI女友花光积蓄,一个妻子靠ChatGPT算出丈夫...
“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吉林省... 撰文 | 余晖 政知君注意到,近段时间以来,多地对过紧日子提出了要求。 最新的一例是吉林省。 ...
温柔,超治愈!郑州5个好看出片... 秋冬时节的芦苇,是一年当中最好看的!米色的芦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毛茸茸的,就像是打开了温柔的世界,...
11月21日最佳情报|济南五龙...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互动编辑 王雪飞漫步湖畔赏疏枝映水找记者,上壹点!分享身边见闻,来情报站随时随地...
“千问恐慌”背后:全球AI价值...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 “DeepSeek时刻如今成为常态了吗?”彭博社18日的一篇评论文章...
AI驱动10亿设备生态,小米Q... 在持续承压的消费电子市场环境中,小米集团交出了一份足够惊艳的成绩单。 11月18日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