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多,平日里就比较调皮,到了吃饭时间,也不肯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非要去玩小 汽车 。
爸爸一直商量,与其温柔,最后,见孩子根本不听,火一下子就上来了,直接吼到 “你吃不吃饭!不吃饭我扇死你!”
小男孩突然听见爸爸暴怒的声音,整个人僵在了原地,眼睛看着爸爸,全是恐惧。
爸爸向他走过来,小男孩“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
妈妈觉得气氛不太对,赶紧去缓和,小男孩情绪稳定了之后,在妈妈的安抚下才说他就是想把小 汽车 拼完。
他只是想 现在 把 汽车 拼完。
可是爸爸在商量孩子吃饭的时候,只是在强调,“ 到吃饭时间了,再不吃没有了”“一会爸爸陪你玩,现在先吃饭”“你不听话,一会就不让你玩了”。
语言应当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一个良好桥梁,但是很多时候,因为运用得不恰当,成了暴力的工具。
李玫瑾教师曾说过:“ 毁掉孩子一生的杀手,不是 游戏 ,不是孩子贪玩,而是父母的语言暴力。 ”
很多时候,我们 没有理解孩子的内心,却只是简单粗暴地认为孩子任性,不懂事、耍赖。
非得采用“暴力”“权威”的方式,才能“镇住”孩子。
是的,这样让我们收获了一个“听话”的孩子,但是也是收获了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其实早就有研究表明:
6岁以前的孩子,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没发育好,所以也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
而且脑部发育还不成熟,被情绪控制后,很难自己用理智去克制。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难道不正是去理解孩子,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吗?
和孩子进行一个良性的沟通,然后再去规范孩子的行为。
这第一步,就是要理解孩子的内心,除了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带着孩子看绘本,去一点一点的引导孩子。
推荐一套特别好的绘本,正适合3-6岁的小朋友阅读。 《小调皮卡米系列绘本》 ,专门帮助家长去纠正孩子一些不妥的行为。
像是 《卡米说粗话》 ,卡米说了粗话,妈妈告诉她这是不对的,但是卡米狡辩说,其它小朋友也是这样说的。
这个现实当中我们的小孩“狡辩”起来是不是很神似!
这套书一共10本,包括 《卡米说粗话》《卡米尿裤子了》《卡米不想洗澡》《卡米看医生》《卡米不愿意分享玩具》《卡米开学了》《卡米的小熊不见了》《卡米不想睡觉》《卡米犯错了》《卡米的新雨鞋》 。
可以说覆盖了3-6岁孩子学习、生活半径上的 日常行为习惯、情商情绪、心理成长 上那等所有问题。
每本书的后面都有 【教育心理学家给家长的话】 ,帮助家长进一步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以及教育孩子中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小调皮卡米系列》这套书曾荣获 冰心儿童文学奖 ,入选 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被翻译成 30余语言 ,全球销量 超500万册 。
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在饭后,在睡前去进行亲子阅读,一起养成好习惯。
上一篇:美国留学生被骗,国内给立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