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戏曲之家
萧长华是江西新建人,出生在北京,是现代戏曲表演艺术家、京戏教育家。他的伯父永寿,艺名小兰,是咸、同年间著名的昆旦;父亲永康,艺名镇奎,是与程长庚、卢胜奎、杨月楼等同时期并同台奏艺的著名丑角演员。
萧长华对京剧各行脚色大都通晓,尤擅“方巾丑”,在京剧舞台上成功塑造了一大批丑角艺术形象,如《群英会》的蒋干、《审头刺汤》的汤勤、《乌龙院》的张文远等等。
“丑行三大士”之一
萧长华的嗓音高亢洪亮,偶尔唱一大段,可兼程长庚、汪桂芬、孙菊仙各派之长。他的出去,既有程、汪所擅长的“徽韵”,又有孙的“排荡有力、余音袅袅”。丑角的念白比唱重要,萧长华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念白不但宽圆清亮,而且兼有激锐之音。他尤其喜欢钻研历史,所以在每句念白中都能得其文理,听他的念白就像看古籍经典书一样。他的身段也极富美感。因为艺术造诣深厚,萧长华饮誉大江南北,与慈瑞金、郭春山并称“丑行三大士”。 长期同台,培养出高度默契
1922年,萧长华应邀与梅兰芳合作,从此与他结为长期舞台伙伴。梅兰芳所演《女起解》、《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剧中,主要丑角都由萧长华扮演。长期同台,让两人培养出高度默契。
两人曾一同来江西义演
梅、萧二人的合作不仅在艺术上,更在抗敌救国上。抗战期间,梅兰芳与萧长华同到江西。当时,江西省政府在泰和县,梅兰芳、萧长华等班子成员到泰和举行义演,所得款项全部捐出,用于抗战和救济穷苦百姓。
此外,1953年9月下旬,梅兰芳与程砚秋、尚小云、萧长华等京剧名角还一同前往朝鲜慰问演出。梅兰芳与萧长华搭档演出的剧目,受到了前方将士的欢迎。
梅兰芳向卓别林盛赞萧长华
1930年初,梅兰芳率领剧团到美国六大城市进行访问演出。在洛杉矶,梅兰芳与卓别林相见,他们在一起畅谈戏剧。卓别林特地询问了京剧中丑角演员的表演技术,梅兰芳对卓别林说,中国京戏里的丑角是很重要的,艺术含量也很高,自己的前辈中就有一位造诣很深的丑角名家萧长华先生,他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打造京城最大科班
1904年,萧长华应叶春善的邀请,出任“喜连成”科班的总教习。一般演员正当年的时候是不屑致力于教学的,但萧长华却摈弃世俗偏见,欣然承担了这一重任。为了全力以赴于教学,萧长华甚至辞班辍演八年。在两人的不懈努力下,“喜连成”(后改“富连成”)成了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长、出人才最多的科班。
劝叶盛兰改学小生
在科班,萧长华生旦净末丑各行都教。他凭着丰富的经验和明睿的眼力,认出了许多可造之材。他根据当时的情况,劝叶盛兰扬其所长,避其不利,弃旦习生。于是,萧长华就派叶盛兰去学《岳家庄》的岳云,从此改学了小生。另一位京剧名角袁世海,他本来学老生行,萧长华根据他的身材、神情气质,认为他改学花脸更为适宜。于是萧长华做主,把袁世海拔到花脸组去练功,学了花脸。
任中国戏曲学校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萧长华年逾古稀,但他精神焕发、信心百倍,最早应聘到中国戏曲学校任教,先后担任了教授、副校长、校长的职务。他教戏,从开始念词一直到演出,都是负责到底,演出时亲自在后台把场。他排《群英会》和《取南郡》,每剧连兵带将六七十个角色,全是一手排练。十几年,他除了坚持到学校给学生上课外,还在家里接待来求学的学生,平时在后台,在汽车上,也随时抓空给学生说戏,他的教学精神成为全校师生的楷模。在中国戏曲界萧长华是后世的典范,享有崇高的地位。
下一篇:一边走路一边吃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