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胡媛分斋教学制度的具体内容及意义如下
(1)简介:“苏湖教法”也叫“分斋教学法”,是北宋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范仲淹在“庆历兴学”时用于太学的教学。
(2)内容:胡瑗提倡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主张“明体达用”,在学校内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实行“分斋教学”制度。
其中,经义斋主要学习儒经,培养统治人才;治事斋主要学习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科,培养具有专长技术和管理才能的人才。在治事斋中,学生可主修一科,另选一科为副修,并且重视实用、理论联系实际等他。
(3)意义:胡瑗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主修、副修制度。将实用科目纳入官学体制,取得了与儒家经学同等的地位。
拓展知识
胡瑗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为国家发现和培养人才,从治国利民的实际出发,讲究学以致用。
他创立的分斋教学,是对我国古代教学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反映了宋初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对学校教育的迫切要求,开了我国古代分科教育和主修,选修制度的先河,胡瑗是宋初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他开宋代理学之先河,毕生从事教育事业,锐意改革,勇于进取,对于宋初教育理论的发展和人材培养,颇多贡献。尤其是他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最具有创新意义,是他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的独特贡献。
关于胡瑗接受湖州知事滕宗谅之聘,主持湖州州学的时间,教育史界有这样的说法:“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湖州知事滕宗谅在建立州学之后,专门聘请胡瑗前来主持"。这种观点或许是受了胡鸣盛编《安定先生年谱》的影响。
上一篇:国产老动画片 冬瓜 公鸡
下一篇:沥青罐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