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家界大峡谷:山水间的悠悠故事与时代担当
在张家界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张家界大峡谷以其22平方公里的广袤画卷,铺展着“张家界地貌博物馆”的壮丽与深邃。这里,绝壁高耸入云,飞瀑流泉如银练垂挂,绿树遍野,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集峻峰幽谷、山岩奇洞、涧泉湖泊于一体,自然之美令人叹为观止。吴王坡古战场的金戈铁马、南方红旗渠的人工奇迹、剿匪遗址的峥嵘岁月,更让这片山水承载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诉说着岁月的悠悠故事。从昔日的秘境探幽,到如今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张家界大峡谷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八方来客,更以卓越的管理和创新的服务,成为行业标杆,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精细化管理:铸就卓越服务品质
张家界大峡谷的成功,离不开其背后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景区深知,优质服务是旅游体验的核心。为此,景区在智慧旅游、暖心服务、便捷服务及厕所革命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在智慧旅游方面,景区联合科大讯飞旗下旌越科技开发的多语种AI文旅智能体“梦想龙”微信小程序,支持14国语言免切换语音交互及AI面对面翻译,整合购票预约、交通查询、景区导览等“一站式”服务,为全球游客打造了无界沟通的智慧旅行体验。暖心服务体现在失物招领的主动高效、紧急救援的及时响应,以及免费热水供应点、免费吹风筒等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游客宾至如归。
为迎接国际游客,景区在便捷服务上持续发力:增设中英韩多语种指示牌,升级检票系统支持护照直接刷卡入园,支持VISA卡、支付宝、微信等多种支付方式,并配备多语种讲解员与AI翻译设备,组织员工外语培训,全方位提升国际服务能力。厕所革命更是彰显了景区对服务品质的极致追求,中英韩三语标识、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全自动感应系统、专人清洁维护,以及与周边景观相融的建筑风格,彻底改变了过往卫生差、蹲位不足的问题,获得了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大峡谷景区在管理上的精益求精和对游客体验的极致追求。

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核心吸引力
张家界大峡谷的管理团队深谙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玻璃桥营销”这一中国旅游业界创新营销的经典案例开始,景区便展现出非凡的市场洞察力和策划能力。“一字一万,全球征名”、“车碾锤砸承重测试”等活动,成功引爆全球市场,让世界首座高空峡谷人行玻璃桥——“云天渡”一夜成名。这座主跨430米、桥面距谷底约300米的玻璃桥,不仅荣获了桥梁界的“诺贝尔奖”——“亚瑟·海顿”奖,更成为了景区乃至张家界的标志性符号。
继玻璃桥之后,景区并未止步,而是围绕极限运动的产品核心,朝着“旅游+体育”的融合新业态加速迈进。260米高的世界最高商业蹦极、358米长的高空滑索、惊险刺激的飞拉达、攀岩等一系列体验项目的相继推出,不断刷新着游客的期待,让大峡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尖叫之旅”目的地。这种持续的产品创新,使得大峡谷景区稳健地跨入了张家界“三大景区”行列,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蜚声国际。

引领区域发展:一座桥带活一个区
张家界大峡谷的发展,不仅成就了自身,更以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乡村振兴的“龙头”。正如媒体所描述:“一座桥带活一个区”。自玻璃桥投入运营以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1900万人,产值累计超21亿元,上缴税费5亿多元。这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直接间接带动了近4000人从事旅游服务业,为周边群众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景区周边村通过旅游资源费、土地流转费和旅游商铺出租费分成,每年增收800多万元。仅2017年景区商铺拍卖收入的40%直接分红给大峡谷村、太华山村民,就让人均增收近1600元。在政府的支持下,以大峡谷为核心,辐射带动了张家界东部旅游发展,禾田居山谷、路上汽车酒店、冰雪世界等数十个项目相继落地,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景区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累计投入1200多万元用于“厕所革命”,投资3650万元修建12公里通村通组公路,解决了周边老百姓出行难和吃水难问题,助力大峡谷村、太华山村等整体脱贫。在扶贫、助学、饮水、防疫等方面捐赠1800多万元,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张家界大峡谷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为底色,以深厚的人文故事为灵魂,以卓越的精细化管理为支撑,以持续的创新发展为动力,不仅成为了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和行业内的服务标杆,更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成功,是张家界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生动缩影,也为中国旅游景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张家界大峡谷必将继续秉承“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来源:中国网 作者:李德辉 黄斌)
(中国网)
上一篇:欧盟要“松绑”AI法案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