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锁京城!天安门游客冻红手也要合影,多部门护航暖透寒冬 寒潮锁京城!天安门游客冻红手也要合影,多部门护航暖透寒冬
创始人
2025-11-18 06:01:32
0

“呼 ——”11 月 17 日的北京,凛冽的北风如同无形的哨探,穿梭在长安街的楼宇之间,掠过天安门广场的汉白玉栏杆,将寒意精准地送进每一个暴露在户外的角落。当天,北京持续受大风寒潮天气侵袭,观象台监测显示,清晨最低气温跌破冰点,仅为 - 0.8℃,白天最高气温也仅勉强攀升至 4℃,再叠加 3-4 级偏北风与 6-7 级阵风,户外体感温度直逼零下,寒冷程度远超数字本身。就在这样的严寒中,天安门广场上依然人头攒动,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棉帽子、围脖、手套,几乎 “全副武装” 到只露眼睛,在寒风中执着地与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合影,用冻得通红的双手记录下这趟特殊的京城之旅。



“早就计划好来北京,没想到赶上这么冷的天,但能亲眼看到天安门,再冷也值了!” 来自湖南的游客李女士裹紧了身上的长款羽绒服,围脖把下巴和嘴巴捂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她告诉记者,出发前就查了北京的天气预告,特意带了最厚的保暖衣物,可到了户外才发现,寒风的穿透力远超想象,“风一吹就往衣服缝里钻,手掏出来拍照几秒钟就冻得发麻,赶紧拍完就揣回兜里”。不远处,一对年轻情侣正互相给对方拉紧帽子绳,男生把自己的围巾又分出一半缠在女生脖子上,两人依偎着在广场上缓步前行。“虽然冷,但这样的体验挺特别的,以后回忆起来,会记得在 4℃的天安门广场,我们一起抗过寒。” 男生笑着说。



当天,这样的场景在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游客们大多穿着颜色鲜艳的厚羽绒服,深色的棉帽子、各色的围脖成为广场上最亮眼的 “标配”,有人甚至戴上了防风护目镜,把自己裹得像 “粽子” 一样。不少家长把孩子抱在怀里,用自己的外套裹住孩子的身体,只露出小脑袋;老年游客则互相搀扶着,脚步虽缓,但眼神中满是对天安门的崇敬与向往。广场上的执勤民警、环卫工人、志愿者们也同样在寒风中坚守岗位,民警们穿着厚重的执勤服,依然保持着挺拔的姿态,认真疏导着人流;环卫工人戴着厚厚的棉手套,挥舞着扫帚清理落叶,脸颊被冻得通红;志愿者们则耐心地为游客解答咨询,指引路线,偶尔搓一搓冻僵的双手,却始终保持着热情的笑容。



此次席卷北京的大风寒潮,并非突如其来。早在 11 月 15 日,北京市气象局就已陆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和寒潮蓝色预警,提前两天向公众发出预警提示,明确告知强冷空气将带来大幅降温、大风天气,提醒市民和游客做好防风保暖准备。



16 日,寒潮正式影响北京,气温开始断崖式下跌,17 日达到降温峰值,成为本轮寒潮影响最为严重的一天。气象部门解释,此次寒潮势力较强,源于西伯利亚冷空气的持续南下,与北京本地的大气环流结合后,形成了 “低温 + 大风” 的双重打击,导致体感温度显著低于实际气温,给公众出行和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面对来势汹汹的寒潮,北京多部门早已提前部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从供热、交通、民生保障等多个维度入手,全力护航市民和游客的出行安全与生活温暖。北京市城管委在 15 日就发布了本供热季首个 “升温令”,要求全市供热单位提前升温、加强设备巡检,确保居民室内温度达标。“接到升温令后,我们立刻对辖区内的供热锅炉、管网进行了全面检查维护,将供水温度适当提高,同时安排工作人员 24 小时值守,及时处理居民反映的供暖问题。” 北京某供热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17 日当天,公司共接到居民咨询电话 30 余通,主要集中在 “暖气不热”“阀门故障” 等问题,工作人员均第一时间上门处理,确保居民在严寒天气里能享受到温暖的室内环境。



交通运输部门也针对寒潮天气采取了多项保障措施。北京公交集团加大了重点线路的运力投入,尤其是连接天安门广场、故宫等景区的线路,根据客流情况及时增发区间车、大站快车,缩短游客候车时间。同时,对所有运营车辆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检修了暖风系统、刹车系统等关键部位,确保车辆在低温天气下正常运行。“我们要求驾驶员提前 15 分钟到岗,启动车辆预热,保证乘客上车时车厢内有适宜的温度。” 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17 日当天,景区周边公交线路运营秩序良好,未出现因天气原因导致的大面积延误或停运情况。



地铁方面,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加强了车站和列车的保暖措施,在车站出入口设置了防风帘,在站台加装了暖风机,同时提高了列车空调的供暖温度,让乘客在进出站和乘车过程中能感受到温暖。此外,地铁工作人员还加大了对车站设施的巡检力度,重点检查了轨道、信号等设备,防范低温、大风天气可能带来的影响,确保地铁运营安全顺畅。



卫健部门也及时发布了寒潮天气健康防护提示,提醒公众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务必做好保暖措施,采用 “洋葱式穿搭”,即内层穿透气吸汗的衣物,中层穿保暖性好的毛衣或羽绒服,外层穿防风防水的外套,同时注意保护头部、颈部、手部、脚部等易受寒部位。此外,还建议公众适当增加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心脑血管疾病等冬季常见病的发生。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也针对寒潮天气制定了专项保障方案,加大了广场区域的保洁力度,及时清理落叶、垃圾,保持广场环境整洁;在广场出入口、台阶等易滑区域铺设了防滑垫,设置了警示标识,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同时,在广场周边增设了临时休息点,为游客提供热水、保暖设施等便民服务。“我们安排了专人在广场上巡逻,遇到有游客身体不适或需要帮助的情况,会第一时间提供协助。” 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17 日当天,广场上未发生因严寒天气导致的游客突发疾病或安全事故。



除了景区和城市公共空间,北京的各大商场、超市也迎来了不少市民和游客。记者在天安门广场附近的一家大型商场看到,商场内暖意融融,不少游客在逛完景区后纷纷走进商场取暖、购物。商场内的餐饮区座无虚席,火锅、热饮等保暖食品备受青睐;服装区的冬装专柜前也围满了顾客,厚羽绒服、毛衣、保暖内衣等商品销量大幅增长。“今天来买羽绒服的顾客特别多,尤其是适合户外穿着的厚款羽绒服,几乎卖断了码。” 商场服装专柜导购员告诉记者,为了应对寒潮天气,商场提前备货了大量冬装,同时推出了优惠活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在位于东城区的一家超市里,市民们正忙着采购蔬菜、水果、肉类等生活物资。超市负责人表示,为了保障寒潮天气下的物资供应,超市提前与供应商沟通,加大了备货量,尤其是耐储存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确保货架充足,价格稳定。“我们还延长了营业时间,方便市民下班后采购,同时开通了线上订购、送货上门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所需的生活物资。” 负责人说。



虽然 17 日的北京寒意十足,但严寒并没有阻挡人们出行的脚步,更没有冲淡游客对天安门广场的热爱与向往。来自四川的游客张先生带着父母和孩子一起来到北京,他告诉记者,父母一辈子都想来北京看看天安门,这次特意趁着退休后有时间,带着家人圆了这个心愿。“虽然天气冷,但父母特别开心,一直在说‘终于见到天安门了’,看到他们满意的笑容,我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张先生说,为了让家人保暖,他特意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两套厚衣服,还带了暖宝宝、热水袋等保暖用品,“出来玩,安全和舒适最重要”。



当天下午,记者在天安门广场采访时发现,随着风力逐渐减弱,部分游客卸下了头上的帽子,露出了笑容。“风好像小一点了,没那么冷了。” 一位游客一边揉着冻得发红的耳朵,一边说。气象部门预计,11 月 18 日起,北京气温将开始逐步回升,白天最高气温将升至 10℃左右,19 日至 23 日以晴到多云为主,白天最高气温维持在 9-12℃,仅在 20 日、23 日前后有弱冷空气影响,北风会短暂增大,但整体寒意将明显缓解,市民和游客的出行环境将得到改善。



夜幕降临,天安门广场的灯光亮起,与天上的星辰交相辉映,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此时,广场上的游客渐渐减少,大家裹紧衣服,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回忆,依依不舍地离开。寒风依旧在吹,但多部门的暖心保障、游客们的热情与执着,让这个寒冷的冬日变得格外温暖。



这场大风寒潮,是对北京城市应急保障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市民和游客意志的一次磨砺。在低温与大风的双重挑战下,从提前发布的预警信息到多部门的协同联动,从景区的贴心服务到市民的积极应对,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韧性。天安门广场上,游客们 “全副武装” 打卡的身影,不仅是对京城美景的向往,更是对生活热爱的生动诠释。



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北京将再次恢复往日的活力与生机。而这场寒潮天气留下的,不仅是一段寒冷的记忆,更是这座城市在应对极端天气时的高效与暖心,是游客们在追求梦想路上的执着与坚守。未来,无论遇到何种挑战,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协力、积极应对,就一定能度过难关,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与温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强化AI技术优势与产业根基深度...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
AI制作近2分钟故事片 成本从... “潮会演”开机就可以互动聊天,对话自然流畅。 聚焦 全球首款AI机器人演员“潮会演”在本届高交会...
钱塘对话 AI热里的冷思考 “真正的泡沫并非AI技术本身,而是脱离实际的宏观叙事与空谈的愿景。” —————————— 人工智能...
寒潮锁京城!天安门游客冻红手也... “呼 ——”11 月 17 日的北京,凛冽的北风如同无形的哨探,穿梭在长安街的楼宇之间,掠过天安门广...
谁在买单?美国AI霸权的隐秘资...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美国正以空前的雄心推动其AI计划。在各种新闻里,我们对此已经听闻许久。...
到泸沽湖“走婚”,这条300米... 住在泸沽湖草海一侧的彝族人家民宿里,其实离这座大名鼎鼎的“走婚桥”也只有800来米的距离,有趣的是虽...
苦等17年,河南这座百年老火车...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郑州局”)获悉,11月21日起,新...
AI青年不止热爱|当课堂知识遇... 从“赛项目”到“赛育人”,在四川大学副教授王鹏眼中,这恰是动感地带AI+高校创智计划的独特之处。创启...
加码AI!700亿巨头大动作 【导读】生益电子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6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 生益电子11月17日晚公告,拟向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