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京畿之东兴起文旅新去处 迁安文旅小业态 迁安文旅
创始人
2025-11-13 14:00:28
0

2025年10月31日,河北迁安市,电影《寻砖》首映礼在这里举行,这是一个守护长城的故事,故事的原型,就在这座北方小城中。来自京津冀及更远地方的人们,汇聚到这里,共同见证一座城市的文化转型之路。


10月31日,电影《寻砖》首映式在河北迁安举行。

河北迁安,位于燕山腹地、长城脚下,在过去很多年中,人们对这里的印象都和钢铁工业相关。但很少有人了解,这里有漫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这里是多项新旧石器遗址的发掘地,是4000多年前的黄帝故都,2500多年前孤竹国的故地,是500年前戚继光戍边之地……近十多年来,这座城市开始疏浚水道、改善环境、发掘文化、打造产业,踏上了转型发展之路。

长城之侧

守护人的生活变迁史

游客们涌进村庄,穿过山坡上高低错落的民居,爬上山顶的长城,那一刻,对守护了半生长城的俞海文来说,文化在生活中变得具象化了。

人们在村里住宿、吃饭、购物、游玩,消费带来的收入,真切地改变着这个长城脚下的山村。

俞海文是河北迁安市白羊峪村人,这个只有500多人的山村,紧邻着大段的长城,但在过去很多年中,山高沟深的村庄,一直和贫困相伴。“我们村里,吃了很多年的返销粮,”白羊峪村村委秦树清说。


迁安山叶口村航拍。迁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白羊峪村处在一处狭长的山沟中,两侧群山绵延,一条四季长流的河穿村而过,长城从山顶延伸到山脚,经过一道“水关”,爬上另一侧的山巅。村里几乎没有平地,村民们过去在山坡地上种田,收入微薄,改革开放后,年轻人们几乎都外出谋生了。

俞海文也曾经外出打工,和别人不同的是,他总是放不下村庄顶上那一段长城,每次回家,他都会登上山顶,漫步在山巅的断壁残垣之间,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航空炸弹留下的痕迹,也是俞海文耿耿于怀的所在。

俞海文是明代戍边军人的后代,他的祖先是浙江人,数百年前,跟着明代开国元勋徐达到达这里,从此留在这里戍边,戚继光修长城时,他的祖先也曾是其中一员,“修长城的时候,人们在山脚下挖窑烧砖,可是砖还是不够,有一段就地取材,开采了我们本地的石头,磨成石砖,我们这里出产大理石,所以这段长城也就成了独一无二的大理石长城,有1公里多。”俞海文说。

1996年,白羊峪村有了最初的旅游产业,当时的老支书看到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所以支持村民开办农家乐,接待游客,不久之后,俞海文也回到村里,重新整理房子,开了自己的农家乐,高峰时候,每天能接待30多人住宿,300多人吃饭。

也是从那时候起,俞海文成了一位长城守护员,每隔几天,他都会爬上山顶,在这段屹立数百年的城墙上走一圈,有时候他会走出白羊峪,走遍整个迁安的长城,甚至走到更远的地方,比如北京八达岭,那一次,他沿着长城,走了整整11天,晚上住在山下的村庄里,或者住在帐篷里。

大河之滨

少为人知的北方水城

2016年,俞海文成为了正式的长城守护员,在整个迁安市,和他一样的,有26人,他们有了新的装备,有了每个月200元的补贴,只要在生活和工作的同时,关注自身负责的一段长城,是否有墙砖脱落,是否有倾倒的危险……

最初,俞海文他们需要带着相机,拍下风险点,回到家里再用电脑上传,如今,相机已经退出,用手机就可以完成拍照和即时上传的操作。


10月31日,在河北迁安白羊峪风景区附近,长城保护员俞海文在巡山。

在白羊峪村,曾经有一座水关,被数百年前的一场大水冲毁。那条发水的河流,就是穿村而过的白羊河,河水四季长流,如今已经成为村里文旅产业的一部分,许多人家会购买橡皮艇,供游客冲浪、漂流。

尽管在燕山腹地,但迁安市并不缺水,境内水系发达,最大的一条河叫滦河,滦河从迁安的西北角进入,一路穿过迁安全境,形成了一个水网交错的湿地,得益于上游多条水系的汇入,这里常年水量丰沛,河道宽阔。人们在此依河筑城,建成了一座北方罕见的“水上城市”。

20多年前,迁安市开启转型发展之路,这座以矿产和钢铁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之城,开始挖掘境内的文化、生态等种种资源。而丰富的水资源,成为了新产业的基础。记者了解到,早在2003年,迁安市就开始进行滦河治理,整理河道、打造现代防洪排水设施,建设湿地景观。2007年,迁安市滦河生态防洪工程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9年11月被水利部评为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2015年,阳家军第一次来到迁安时,曾为迁安的浪漫与风光而惊讶。他原本打算以亲子为主题,在北方投资建设一座类似迪士尼那样的主题公园,也为此考察了许多北方的大城市。但最终,他选择在迁安这个看似并不太合适的小城市里,去实现他的梦想。

2015年,正是迁安这座资源型工业城市如日中天的时候,当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19位,但同时也是迁安转型发展最关键的时期,从疏浚河流、恢复生态开始,到重整生态、文化资源,成立了全国首家县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机构,出台了全国首个县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全面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五大工程。

燕山之下

一座山村的热闹秋色

2025年11月1日,迁安市山叶口村,漫山遍野的树叶,在秋风中变得五颜六色,红色、黄色的落叶,铺遍了村里的大街小巷。尽管在深秋季节,但村里并不冷清,数以千计的游客进入村庄,村口的停车场水泄不通,村道上的观光车往来不绝。

游客纷至沓来的景象,贯穿了山叶口村的整个旅游季,从春到秋,从山口到村里,也使得这个170多户500多人的小山村,绝大部分时候,都格外热闹。


10月31日,河北迁安市山叶口风景区吸引大量游客游览。

在20多年前,这里并不是现在的模样,偏远山村没有矿产资源,耕地也很少,大部分山场种植林果杂粮,村民们外出谋生。村支书曹军告诉记者,山叶口村从2007年开始发展旅游,从几间农家乐开始,逐渐发展成规模化文旅产业,并引入企业,经营山场,营造自然景观、滑索、漂流、森林体验等众多项目,村民和景区合作,提升村庄基建水平,打造更多的优质的民宿、餐饮等产业。

中午时分,游客仍然络绎不绝,村民李焕茹的家门口,三个柴火灶一字排开,灶膛中火焰熊熊,大铁锅中炖着排骨、鱼,香气飘出很远。身后的小院大门敞开,游客们坐满了餐厅和院子。仍有路过的游客打听,能不能在这里吃午饭……

“我们村没有矿产,没有资源,但村里人过得并不比别处差,”曹军说。近20年的发展,让这座深山小村,有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模样,村里的500多居民,除了冬天进城居住,其他时候,很少外出谋生了,“在村里随便经营点儿产业,就比外面强。”曹军说。

在整个迁安市,类似的村庄还有许多,记者了解到,迁安市现有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8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研学旅游示范基地22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精品民宿10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迁安市打造的“一村一品”非遗文化村已经达到30多个,如高引铺村,以“绣娘手工坊”为基础,采取集体控股、全民参股模式,年创产值1200万元、利税200万元,让村民享受到了集体经济带来的收益。

俞海文所在的白羊峪村,也是迁安最知名的文旅村庄,村庄本身已经成为4A级景区,众多的游客,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收益,秦树清告诉记者,在白羊峪村,中等收入的家庭,每年通过文旅产业,收入可以达到10多万元。

神话之中

在声光影里漫游历史

走遍北方多个大城市,从京津冀到东三省,最终,阳家军留在了迁安这座小县城里,开启了他的北方事业。“一个工业城市,能够有这么大的勇气,在巅峰时期想到并开始转型,并且二十年一以贯之地推进,我觉得这座城市,就是理想中的发展之地。”他说。

从2016年开始,在迁安市的支持下,用了五年时间,阳家军和当地合作,建起了一座以“主题园区加民俗街区”为特色的城市公园。

走进这座名为“天元谷”的城市街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占地3万平米的室内主题亲子园区,迁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结合,家长们带着孩子,漫游在园区中,30多项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可以让游客感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脉络,比如在“飞翔影院”,观众从传说中的轩辕皇帝开始,穿过古老的孤竹国,目睹女娲补天、涿鹿之战的上古传奇,飞临现代迁安,游历燕赵7000年的时空。在“烽火急速”项目中,白羊峪长城脚下烈火熊熊,戚继光威坐帅帐,敌军阵营出现威力无比的怪物,一场激烈的戍边战争一触即发……

迁安是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的“中国轩辕黄帝姓氏文化之乡”,现存200余处古遗址,印证着黄帝时代氏族活动轨迹,在转型发展中,迁安市复建轩辕家庙、成立研究中心、编纂族谱,渐渐形成了一整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融合的新模式。

更多的文化资源,被发掘出来、并加以保护和利用。比如造纸、酿酒等,迁安市是中国最早有酿酒记录的地区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利用古泉酿酒的记录,并留下多处遗迹。迁安的“桑皮纸”自汉代流传至今,结构均匀、拉力强、吸水性好、不腐不蛀、搓折无损,名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0月31日,河北迁安市贯头山酒业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工作。

在迁安市大五里乡贯头山,两千多年的古井依然完好,当地的酒厂中,还保留着大量用桑枝、桑皮纸制造的储酒器具“酒海”,这种器具,可以保存数吨酒,数十年不变质,如今依然是当地酒厂普遍使用的储酒器具。

公路之畔

贯穿全域的文旅产业

在迁安,一个贯穿全域的文化产业,正在逐渐成形。

许多生活在迁安的人都知道,迁安有一条“滦河一号公路”,是迁安市整合国、省、县、乡、村五级道路体系,形成的一条贯穿了时间和空间的旅游风情线。

从高铁站开始,沿着“滦河一号公路”前行,北部长城的山野风情、千年烽火俱在眼前,东部绿道上,河流滋养的乡村和土地,寄托着现代人的乡愁,西部森林生态中,绿水青山正在转化成生态价值,改变着区域发展方向。


河北省迁安市境内的古长城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景色壮美。

俞海文所在的白羊峪村,也是这条路上最重要的节点之一。如今,俞海文仍然保持着每三四天巡查一次长城的频率。头顶的这段4公里多的长城上,他了解每一处砖石的历史,了解每一座敌台的细微变化。当游客们在长城上偶遇俞海文,俞海文总会给他们讲长城的故事。这段长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一些敌楼早已破损,剩下断壁残垣,“这里原本有一座小房子,是当年戍边的士兵居住的地方,后来房子没有了,但地基上,还能看到当初火炕的烟道”“这里是一处平台,是士兵活动的地方,晾衣服、堆柴火,以前还有大炮”……

有时候,他会在长城上接到预订餐饮和住宿的电话,他一边接电话,一边检查城墙,夕阳穿过残破的隘口,照在他的脸上,千年的文明,和新的乡村生活融为一体,凝固成燕山深处、长城脚下特殊的风景。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影 寇家祥(除署名外)

编辑 高静

校对 贾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贵州民宿产业发展大会...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人民网贵阳11月13日电 11月13日,2025年贵州民宿产业发展大会在贵...
今年双11,为何AI眼镜卖爆了... 文丨新博弈 林一白 逛街时种草一件衣服,就能同步看到其线上报价;买完东西不用手机,“看一看”就能支...
当AI开始“理解”空间:世界模... 文|山自 在位于斯坦福大学附近的World Labs实验室内,李飞飞团队展示了这个令人惊讶的演示。...
秋假赴乡村之约,采摘游让茂县苹...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为期数日的秋假恰逢其时,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绝佳的出游契机。11月12日,茂县南新镇...
天坛菊展爆火!500种名菊绽放... “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刚踏入 11 月,北京天坛公园就被一片绚烂的菊海刷屏了。朋友圈里、抖音小红...
迁安:京畿之东兴起文旅新去处 ... 2025年10月31日,河北迁安市,电影《寻砖》首映礼在这里举行,这是一个守护长城的故事,故事的原型...
家门口的“新佛山”丨打卡千年状... 佛山禅城的黎冲村,是一座浸润着“状元”荣光的古村落。历史上,这里走出南汉简文会、明代伦文叙两位状元,...
天门山景区称奇瑞汽车撞断的天梯... 近日,奇瑞风云X3L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进行挑战测试,从台阶上下滑撞断部分护栏,事件引发热议。11...
可玩、可感、可参与!第十九届重... 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11月1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十九届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
「AI教母」李飞飞发布首款商业... 这款产品的出现,让“生成式世界模型”这一新兴领域迎来了真正的商业化时刻。距离World Labs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