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果链巨头”到“AI硬件+机器人” 蓝思科技面对的机遇和烦恼
创始人
2025-11-12 07:44:36
0

观点网 近日,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在一场交流会上表示,蓝思科技在具身智能硬件制造领域已实现规模化交付,2025年人形机器人预计出货3000台、四足机器狗10000台以上,整机组装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平台之一。

当天,蓝思科技也通过官方微信宣布,已正式斩获来自越疆机器人的10000台四足机器狗整机组装订单。

除整机组装之外,蓝思科技还将成为越疆主要部件供应商,涵盖关节电机、结构件及其他核心部件的开发、量产与供应,形成“研发—制造—供应”闭环。

据悉,蓝思科技与越疆合作的首款产品RoverX1也同步首发,售价7499元,市场反响热烈,RoverX1首发即收获5000份消费券预约。

现在的蓝思科技,似乎早已不仅是一家“果链龙头”企业了。

业务转型

根据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蓝思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6.63亿元,同比增长16.08%;归母净利润28.43亿元,同比增长19.91%。

但近年来,消费电子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五年下滑,蓝思科技亟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海通国际证券指出,“折叠屏、机器人、AR/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是驱动蓝思新一轮扩张的四大核心引擎”,其中机器人业务被视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战略方向。

事实上,蓝思科技并不是机器人领域的“新人”。与其他“半路出家”的“果链”企业不同,该公司早在2016年就成立蓝思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工业机器人和高端智能装备,其最大优势,是长达二十年在精密制造领域构筑的技术沉淀。

作为全球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蓝思科技的产品长期供应苹果、华为等头部品牌,其在玻璃、金属、陶瓷等材料的加工上,工艺精度达到微米级。

消费电子场景中迭代出的纳米微晶玻璃技术,已被证实能有效实现终端产品的轻量化;而蓝思科技在新能源汽车等业务中探索的液态金属等新材料,也为机器人结构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这恰好撞上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制造的“风口”。消费电子的精密制造能力与机器人产业高度同源。这意味着,蓝思科技现有的曲面玻璃技术、轻量化材料工艺可直接迁移至机器人外观与结构件生产。

据蓝思科技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达536.63亿元,同比增长16.08%;归母净利润28.43亿元,同比增长19.91%,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207.0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稳健的基本面为机器人业务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撑。

海通国际证券认为,“蓝思的多元业务布局形成技术与财务双重协同”,使其机器人业务无需从零起步。

生态拓展

蓝思科技的机器人业务并非孤立的业务拓展,而是其“材料–工艺–设备”全链条优势的延伸。这种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正构成蓝思科技在机器人赛道上的护城河。

2025年三季报显示,蓝思科技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24.40亿元,研发费用率保持在4.55%的高位。

在核心部件方面,蓝思科技已展现出高度的自主化能力,目前已实现关节模组、灵巧手、结构件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与批量交付。

据悉,智能机器人按用途可分为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其中,人形机器人属于服务机器人,亦是行业关注度与增速预期最高的细分板块。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由2025年的23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129亿美元,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54.4%。

其中,核心载体结构件与功能模组技术壁垒高、工艺复杂难度大,整机厂商倾向于将关节模组、灵巧手、驱干等结构件外包至专业供应商。

据悉,蓝思科技在与智元机器人合作过程中,深度参与了灵犀X1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DCU控制器、等关键部件的生产组装与测试控制,助力智元实现2024年产销超千台的突破。

产城园区评论获悉,智元机器人于今年3月新推出的灵犀X2,是搭载情感计算引擎的双足智能交互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身高1.3米左右,具备完善的运动、交互及作业能力,能完成走路、跑动、转身、骑自行车、跳舞、玩平衡车、读药品说明书等动作。

值得关注的是,蓝思科技不仅承担X2机器人整机组装,还深度参与头部、关节模组、拟人十字轴交叉手腕、OmniPicker夹爪、OmniHand灵巧手等核心部件的开发与制造。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彭志辉透露,智元灵犀X2即将完成量产,将于8月底开始陆续供应,第四季度起不限量发货。

除智元外,蓝思科技还领投人形机器人品牌灵宝CASBOT近亿元天使+轮融资,并提供关键零部件与整机组装支持,形成“投资+制造”的绑定模式。这种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组装的垂直布局,不仅降低了供应链风险,更实现了成本管控优势,为机器人规模化交付奠定基础。

积极的跨界合作为蓝思科技拓宽了业务边界。11月4日,蓝思科技与广东机器人“七剑客”之一的越疆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蓝思科技承诺于2025年向越疆采购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

蓝思科技将在产线中规模化部署越疆高性能协作机器人,重点推动人机协同作业、产线柔性部署与多工序无缝流转。

产城园区评论获悉,11月18日蓝思科技将启用智能机器人新总部,并同步投产永安园区,同时启动湖南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可实现机器人新材料开发、结构件、功能模组与整机组装的一体化大规模生产。

在AI硬件领域,蓝思科技在光波导镜片良率优化与高精度组装上实现突破,自研纳米微晶玻璃技术已应用于AI眼镜,有效解决行业“减重、续航”难题。AI硬件领域则构建全球客户矩阵,既服务北美头部客户多年,又与Rokid等国内企业深度合作,同时布局智慧零售、智能家居终端。

值得关注的是,周群飞在广发证券2025年全球投资论坛上提出蓝思科技“三年攻坚计划”:两年内成为AI眼镜头部客户核心供应商,2026年实现超薄夹胶玻璃年供百万量级汽车配套,2027年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狗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

业务贡献层面,机器人与AI硬件共同驱动“其他智能终端板块”增长。蓝思科技半年报显示,该板块2025年上半年营收3.64亿元,同比暴涨128.2%,增速远超消费电子与汽车业务,以及智能穿戴业务16.47亿元的营收规模。

尽管目前营收占比仅1.1%,但已成为蓝思科技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随着1万台机器狗订单、人形机器人量产落地,以及AI眼镜订单放量,预计2025年该板块营收将实现数亿元级突破。”

成长烦恼

蓝思科技的机器人业务“增收不增利”问题逐渐显现。半年报显示,其所在其他智能终端板块毛利率仅8.15%,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4.8%,也显著低于公司19.09%整体毛利率水平。

这一差距背后,是“规模不经济”与与业务结构问题的双重制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研发投入居高不下,而当前量产规模仍难以有效摊薄成本;另一方面,蓝思科技机器人业务以整机组装为主,该环节附加值偏低,且需承担上游核心部件采购的成本波动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低毛利业务占比的提升或已开始拖累整体盈利——2025年三季度蓝思科技毛利率同比下降超2个百分点,管理层直言“业务结构变化是主因”。

尽管蓝思科技宣称已构建核心部件垂直整合平台,但关键技术的自主化率仍存显著短板。公司虽能量产关节模组、灵巧手等结构件,但人形机器人最核心的高端电机、精密减速器及运动控制算法仍高度依赖外部供应。

以与智元合作的灵犀X1为例,蓝思仅参与部件组装与测试控制,核心的DCU控制器芯片仍由第三方提供。这种“组装强、核心弱”的格局,不仅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更使公司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当前全球机器人核心部件市场被日本纳博特斯克、哈默纳科等企业垄断,国内企业短期内难以实现替代。

在客户集中风险方面,消费电子端,2024年蓝思科技对第一大客户苹果的销售占比仍达49.45%,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比81.13%,且苹果业务以智能手机结构件为主,增速已显乏力。

机器人端,蓝思科技目前的核心订单几乎全部来自智元、越疆两家企业——与智元成立合资公司承接整机组装订单,向越疆供应10000台机器狗并反向采购机器人。在竞争激烈的机器人市场,这种“大客户绑定”模式虽短期见效,但稳定性或较差。

若智元灵犀X1、X2市场反馈不及预期、越疆机器狗订单调整,或苹果削减结构件采购量,都将引发公司业绩波动。

并且,在机器人领域,目前行业竞争加剧,特斯拉Optimus、优必选WalkerX占据先发优势,华为、小米纷纷入局。AI眼镜赛道则面临Meta、苹果的技术压制,且蓝思科技的产能仍受限于光波导镜片供应,短期难以完全释放。

值得关注的是,半年报显示消费电子仍占蓝思科技营收82.48%,但增速仅13.2%。

从“果链巨头”到“AI硬件+机器人”,蓝思科技正欲由传统制造企业向高科技领域跨越。但新业务盈利水平偏低、核心技术短板、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等问题,仍有待观察。

正如周群飞所言,“AI硬件的爆发,考验的是‘大规模+高精度'的交付能力。”蓝思的转型之路,本质是在规模扩张与盈利质量、新业拓展与主业稳定之间寻找最优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微软宣布100亿美元投资葡萄牙... 11月11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微软计划在葡萄牙港口城市锡尼什投资100亿美元,用于建设人工智能基础...
AI零售,数字零售嬗变后的新纪... 当AI开始持续不断地为电商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数字零售同样正在经历一场嬗变。为了适应这样一种变化,越来...
原创 王... 文/唐辰 图/网络 AI医疗不是一门新生意,但确是一个“性感”的赛道。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一份报告认...
向太谈李连杰状态回春:之前看起... 据潇湘晨报报道:11月11日,向太陈岚在直播时谈及李连杰状态回春,辟谣其“换心脏”传闻。 向太称,之...
中信建投:国产AI芯片迎来高斜... 中信建投发布人工智能2026年投资策略展望:1)算力端围绕龙头确定性、新技术升级方向、本土化产业集群...
裕西公园开启“落叶缓扫”模式 ... 立冬时节,裕西公园依然色彩斑斓。为了让市民在冬日里也能欣赏这份美景,该公园已开启“落叶缓扫”模式,在...
从“果链巨头”到“AI硬件+机... 观点网 近日,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在一场交流会上表示,蓝思科技在具身智能硬件制造领域已实现规模化交付...
从工具变“数字伙伴” AI可穿... 清晨醒来,无感佩戴的智能戒指,早已将一晚的睡眠质量、心率波动传送至手机App,并生成睡眠报告;出门通...
AI正在成为贝壳新的“承重墙” “金九银十” 曾是房地产行业传统的营销节点,伴随楼市深度调整,其热度已经逐渐回归平稳。 国家统计局数...
原创 A... 文 | 周天财经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对AI的期待是干掉应用层和操作界面,进而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