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马晓玉
秋风送爽,丹桂溢香,秋日限定的休憩与成长时光已如约而至。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十一部门联合发文,正式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其中大部分城市选择在11月12日-14日放秋假;内江、资阳则选择与其他地方错峰放假,拟于11月19日-21日放秋假。
这一政策为学生解锁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实践机会,更联动景区免票、列车加开等文旅交通福利,让研学出行更便捷;但与此同时,家长们的顾虑也随之而来,年假耗尽无法同步陪护、免费托管服务缺失等问题,成为不少家庭面临的现实考验。
春秋假成“家长圈”热议话题
春秋假是指在保证全年总教学时长不变的前提下,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增设一个短假期,区别于传统的寒暑假,以便于学生们放松、参与实践活动或家庭出行。
在中办、国办于今年3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今年以来,陕西、浙江、江苏、广东等多地也相继发布关于实施春秋假制度的意见。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实行“秋假”免票。图据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官方公众号
记者注意到,随着四川秋假政策的落地,许多家长在问政四川官方网站进行留言。有的表示强烈支持,直呼“同意放秋假”;但也有家长提出现实诉求:“秋假需要父母陪伴参与,可我的年假只有5天,暑假已经用完了,是否能为享秋假孩子的家长增加3天年假?”
另有部分家长反映,孩子所在幼儿园已发放2025年秋假告家长书,却未提及免费托管相关事宜,且老师劝说家长不要将孩子留校——因为留校托管需对应班级老师在岗,而无托管任务的老师则无需到校。
学生放长假 谁来陪护?
家长关于春秋假的争论,其深层次矛盾根源在于:学生放假与家长陪护的时间不同步,“谁来照管孩子”成为不少家庭的难题。
如何破解这一矛盾?相关政策早已给出明确方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中均建议,要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将学校设立春秋假与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相结合。如果家长的休假时间能够协调好,那么春秋假有望成为亲子游的小高峰,进而可以拉动消费。
而对于家庭无能力照管的,各地也应尝试开放学校场地,各社区学院(校)、学生假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教育机构,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焦蒲表示,春秋假制度其实构建了多维度的支持体系,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优先保障有未成年子女职工的休假权益,为亲子陪伴创造必要条件。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要求文旅、体育、交通等部门协同发力,提供公益场馆开放、优惠出行政策等配套服务,丰富假期体验。严格实施监管,明确严禁违规补课、严禁乱收费的规定,加强培训机构治理与安全管理,营造规范、有序、安全的假期环境。
景区免门票 列车加开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四川大学教授罗哲表示,四川春秋假制度的出台,是回归教育本质的有益实践,“我们四川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多彩的风土人文,这些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通过实施春秋假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学习,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享受秋假,四川文旅、交通等相关单位已同步推出多项配套福利。
记者了解到,目前省内多地热门景区已陆续推出针对中小学生及家长的折扣优惠。青城山-都江堰、阆中古城、黄龙、毕棚沟等景区为全国中小学生免门票;瓦屋山景区、安岳石窟卧佛院景区则对所有游客免门票。
交通出行方面,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对广州、南宁、长沙、西安、昆明、攀枝花、西昌、自贡、宜宾等热门方向的60余趟旅客列车,采取加开、重联的方式提升运能,保障秋假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秋假期间,成都局集团公司还将持续对部分动车组列车实施票价优惠:成都东至长宁最低9折,成都东至兴文最低8.8折,成都东至自贡最低5折。通过加开列车,票价优惠、凭车票信息畅游等方式,让“乘高铁、去研学”,成为说走就走的便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