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颖 卢俊豪
初冬时节,莒县浮来山风景区内,近4000年树龄的“天下银杏第一树”宛如身披金箔的巨人,15.7米粗的树干撑起900多平方米的冠幅,金黄的叶片在阳光下簌簌作响,铺就出满地“碎金”。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穿梭林间,或举镜定格美景,或在树下祈福许愿,欢声笑语与落叶沙沙声交织成最动人的初冬乐章。这棵被誉为“生物界活化石”的古树,正以惊人的号召力,带动莒县从“一棵树的火爆”蔓延至“一碗汤的热销”,最终激活全域文旅发展的“一池春水”。

“从抖音上刷到这棵千年银杏就念念不忘,特意带着家人从江苏自驾过来,果然名不虚传!”在银杏树下拍照的游客王女士一边调整角度,一边兴奋地说。据浮来山风景区副经理战戈介绍,“杏好遇见”2025浮来山银杏季活动启动以来,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达4.5万人次,且客流量仍在持续攀升。为了让游客“看得尽兴、玩得投入”,景区还精心策划了历史剧《莒鲁会盟》演出,演员与游客现场互动,让大家沉浸式感受莒国文化魅力;非遗展区内,根雕、剪纸等传统技艺轮番展演,散点分布的文化体验让整个景区“步步有看点、处处有惊喜”。

在景区小道前行,各类文创摊位前人头攒动,印有银杏图案的书签、明信片、手账本等文创产品深受游客青睐。“这些文创产品都带着银杏元素,买回去既能留作纪念,也能给朋友分享这份独特的文化体验。”正在挑选文创的游客李先生说道。景区内的饮品小摊更是排起长队,摊主王先生忙得不可开交:“11月1日以来,每天能卖出700杯饮品,大多是游客冲着银杏主题来的,生意火爆得超出预期。”
莒县非遗根雕檀香阁的张先生同样喜上眉梢,他的摊位前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根雕精品,“现在每天销售额能有6000元左右,既赚了钱,也让更多人了解了咱们莒县的非遗。”

古树的热度,不仅点燃了景区,更辐射到莒县的街头巷尾。距离浮来山风景区不远的世起羊汤店,饭点时分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羊肉香气。店长李先生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向记者介绍:“银杏季以来,客流量比平时多了一倍多,昨天还接待了一个300人的旅行团。我们每天凌晨2点就开始熬汤,要炖足3个小时,现在每天得宰几十只羊才能满足需求。”人均30元的亲民价格,配上醇厚鲜美的羊汤,让这里成为游客赏完银杏后的“必打卡地”。为方便游客带特产,店铺还推出了羊汤外带礼盒,让莒县味道随游客走向全国各地。

一碗羊汤的爆火,是莒县文旅“溢出效应”的生动缩影。如今的莒县,以浮来山千年银杏为核心,串联起定林寺、校经楼、三教堂等历史文化景点,形成了“赏银杏、品文化、尝美食”的一站式旅游线路。
定林寺内,刘勰故居静静矗立,《文心雕龙》的文化底蕴与千年银杏的自然奇观交相辉映;华人寻根馆里,百余件根雕艺术精品诉说着古老的文明故事;朝阳观的晨钟暮鼓,为这场文旅盛宴增添了几分宁静悠远。游客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更能深度感受莒县厚重的历史文化魅力。
“一棵树的火爆不是偶然,而是莒县长期深耕文旅融合的必然结果。”莒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莒县以浮来山景区为核心,联合六九公社、田甸园旅游度假区等旅游资源,串联周边村庄,全力打造环浮来山农文旅融合发展片区,争创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莒国古城作为文旅产业的亮丽名片,打造非遗演绎、美食、民宿于一体的综合性古城;浮来青旅游度假区以茶文化为核心,启动了景区换新计划,打造了茶山牧场项目,融合康养、休闲、研学等多种业态;嗡嗡乐园以特色景观造为核心,将蜂文化与农林业、畜牧业、旅游业等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打造国内最大的蜂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与浮来山的银杏文化形成互补,丰富了游客的选择。

面对持续升温的文旅热度,莒县正积极谋划,着力将千年银杏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IP,拉长文旅产业链条。莒县计划为千年银杏建立数字化档案,让游客扫码即可了解古树4000余年的生长故事与气候变迁历史。同时引入AR数字互动技术,开发“银杏蜜语”寻宝游戏、古今穿越镜头等体验项目,让游客在互动中加深对银杏文化的理解,提升游览沉浸感。
在业态延伸方面,莒县将进一步挖掘银杏的经济价值与文化内涵,开发银杏果深加工产品、银杏主题美食、高端文创礼盒等,让“银杏经济”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消费、文化体验等多领域拓展。结合莒鲁会盟、刘勰著书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系列沉浸式演出与研学课程,吸引更多青少年游客。同时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提升民宿品质,优化交通配套,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从一棵古树的“单点爆火”,到一碗羊汤的“烟火升腾”,再到全域文旅的“全面开花”,莒县的文旅发展之路生动诠释了“小切口撬动大市场”的发展逻辑。这棵4000余年的千年银杏,不仅是莒县自然与文化的“活化石”,更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摇钱树”、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未来,随着文旅IP的持续深耕与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莒县必将以更丰富的业态、更优质的服务,让千年银杏的光芒照亮全域文旅发展的新征程,书写“一棵树带火一座城”的更多精彩篇章。
夕阳西下,千年银杏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树下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远处的羊汤店内,热气腾腾的汤锅还在翻滚,非遗手艺人的指尖仍在灵动飞舞。在莒县,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正完美交融,一幅以树为媒、以文为魂、以旅兴城的壮美画卷,正在初冬的暖阳中徐徐展开。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