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集团管控中的Agent治理
创始人
2025-11-11 13:44:17
0

文 | 沈素明

在管理学中,集团管控(Corporate Control)常被比喻为“大脑与四肢”的关系。集团总部是“大脑”,负责战略引导、资源协调和风险控制;下属子公司或事业部则是“四肢”,负责具体的业务执行和价值创造。集团管控的艺术,就在于找到集权与分权的动态平衡点——既要确保“大脑”能指挥“四肢”协同作战,避免集团失控;又要防止“总部管死了”,扼杀子公司的活力与创新。

然而,AI时代,这个经典的比喻中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角色:AI Agent(智能代理)

Agent不再是传统的RPA(流程机器人),它具备了自主决策和跨系统操作的能力。一个 Agent可以实时监控生产数据,自动诊断故障,连接ERP创建工单,并通知值班人员。它就像是企业的“自主神经系统”,高效地连接了大脑的指令与四肢的行动,显著提升了组织效率。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这个“自主神经系统”是总部集中部署的,子公司是否会失去业务灵活性?如果每个子公司都各自部署,集团又如何控制其风险和成本?

AI时代的集团管控,因此引入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对象:Agent。它不再是简单的IT安全问题,而是直接触及集团管控的核心矛盾——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Agent的部署深度属于AI能力框架中的L2流程自动化层。它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天然具备了双重属性,形成了治理上的关键挑战:

1.技术中台属性(需集权):Agent运行需要统一的平台、统一的数据接口和统一的安全标准。如果允许子公司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Agent 平台,必然导致资源浪费和互操作性风险。因此,Agent平台和技术架构的集权是必要的,目标是确保Agent的安全、合规和可复用性

2.业务流程属性(需分权):Agent的价值在于深入业务流程的细节,如生产线的异常响应、本地化的营销策略。这些业务逻辑和工具调用,必须交给最懂业务的子公司/事业部来设计和优化。因此,Agent的业务逻辑必须适度分权,目标是赋予子公司流程优化的自主权业务创新的活力。

Agent治理的艺术,就是要在集团总部对“平台和标准”的集权,与子公司对“业务逻辑和流程”的分权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

集团管控有三大核心任务:战略协同、资源优化和风险控制。Agent治理作为新型的管理机制,必须将自身的治理逻辑,嵌入到这三大任务中,才能真正实现集团的“1+1>2”协同价值。

·战略协同:Agent价值的对齐

战略协同的核心是如何让多元化业务形成合力。在Agent治理中,意味着总部需要建立一个机制,确保所有部署的Agent,无论是生产线的“良品率提升Agent”,还是供应链的“风险预警Agent”,其运行目标都必须与集团总体战略(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持一致。这要求业务专家(SMEs)在定义Agent的行为逻辑时,必须将其与战略KPI清晰挂钩,实现价值对齐。

·资源优化:Agent平台的中台化

资源优化的核心是在多元业务间配置有限资源。集团总部应将 Agent 的开发、部署和运行环境视为技术中台。总部统一提供Agent运行平台、RAG知识库L3微调环境,避免子公司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技术设施。这不仅节省了研发投入,更通过统一的平台实现了技术和数据的共享协同

·风险控制:Agent 权限与行为审计

Agent的自主决策能力使其成为全新的风险源,因此这是Agent治理中最为集权的一环。必须实施“最小权限原则”Agent只能访问其执行任务所需的API和数据。更重要的是,集团必须建立集中审计机制:强制要求所有Agent的决策日志上传至集团统一平台,确保所有操作(工具调用、决策路径)可被追溯,并在高风险的决策点(如大额资金操作)设置人工干预点

Agent治理的集权或分权程度,必须与集团的管控模式相匹配,这是避免“瞎指挥”和“子公司反感”的关键。集团总部的“性格”,即其对下属单元的管理倾向,决定了Agent治理的风格。

如果集团总部是财务管控型,其性格是投资者,只关注财务指标。

那么Agent治理应保持低集权。总部只需关注Agent平台的安全标准和技术架构,确保平台是稳健的;而Agen 的业务逻辑、流程边界和工具调用,则完全下放给子公司。总部只看Agent部署带来的财务ROI,如成本节约、营收增长,而不干预其流程细节。

如果集团总部是战略管控型,其性格是战略协调者

那么Agent治理则应是中集权。总部需要对集团核心Agent的业务逻辑拥有控制权,例如统一的采购Agent、集团品牌的营销Agent,并控制关键数据中台(如RAG 知识库)。而流程细节和本地化Agent的部署,依然由子公司自主决定。总部通过建立跨业务Agent联席会议来协调Agent的协同工作,确保 1+1>2 的战略价值。

如果集团总部是运营管控型,其性格是流程指挥者,追求流程和标准的高度统一。

那么Agent治理必须是高集权。总部要统管所有Agent的业务逻辑和流程标准,例如统一的SOP Agent。子公司只能在总部提供的Agent框架内进行参数配置。Agent的行为漂移性能回归也必须由总部MLOps团队统一监控,确保执行力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集团管理者必须清楚,不存在一个“万能”的Agent治理方案,治理的深度和力度,永远是集团管控模式在AI时代的投射

Agent治理最终要转化为具体的管理机制,才能真正落地并发挥效用。这需要从集团管控的核心维度着手,将所有Agent视为一个需要被组织、被核算、被审计的对象。

组织维度,必须建立起解决Agent冲突和风险的常设机构——Agent 治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必须具备跨部门的职能(涵盖 IT、法务、内审、业务),负责Agent的权限审批、伦理合规决策边界的定义。它确保了Agent部署不再是单一技术部门的行动,而是多方权责的平衡结果。

财务维度,需要解决Agent平台集中建设与成本合理分摊的问题。总部应将Agent平台视为一项服务,建立内部计价机制(Internal Pricing。根据Agent的调用量、计算资源消耗,向使用它的子公司收费。这既提升了集团的资本效率,也激励了子公司对Agent的合理使用,避免了资源的滥用。

风险与合规维度,Agent的自主操作能力要求审计机制必须同步升级。集团的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将Agent的决策路径数据源纳入常规的审计范围。除了L2阶段的Agent决策日志,还需要关注L3微调模型的安全对齐测试性能回归,确保AI决策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这是应对法律和合规风险的基本保障。

AI时代的集团管控,其本质依然是“集权与分权的平衡”、“控制与激活的平衡”。

Agent作为一个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流程自动化工具,它打破了传统的组织边界,连接了总部的数据中台和子公司的业务前线。一个失控的Agent可能是集团巨大的风险源;但一个被限制过死的Agent,也可能扼杀子公司的流程创新。

因此,Agent治理必须上升到集团管控的战略层面。通过清晰地匹配集团的管控模式,我们才能精准地平衡Agent平台的安全集权与业务流程的自主分权。让Agent 成为实现集团“1+1>2”协同价值的利器,而非失控的风险源,正是AI时代对每一位集团管理者提出的全新考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特别是在台海问题上,日本...
宝墩遗址博物馆:古蜀最神秘的天... 宝墩遗址博物馆,唤醒“地下成都”的第一缕晨光。这里是4500年前成都平原的“第一座城”,从城墙的“防...
SK海力士:研发HBS技术,堆... 【11月11日,SK海力士研发高带宽存储技术】业内人士透露,SK海力士正研发高带宽存储技术。该技术最...
千年银杏引客来一碗羊汤暖全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颖 卢俊豪初冬时节,莒县浮来山风景区内,近4000年树龄的“天下银杏第一树”宛...
广州科学城:打造“应用驱动+产... 广州科学城正在形成以“应用驱动+产业融合”为核心特征的AI发展样板,与深圳南山的“前沿技术+生态”、...
丹巴藏寨秋韵浓 丹巴藏寨秋韵浓... 来源:环球网深秋时节,四川甘孜丹巴县的藏寨群落迎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观赏期。一座座藏寨错落点缀于叠彩流...
摩根大通:AI领域未来五年将迎... 钛媒体App 11月11日消息,摩根大通发布最新分析报告称,人工智能热潮在未来五年内将产生5万亿至7...
首席技术官离职加入OpenAI... 【11月11日首席技术和人工智能官Sachin Katti离职加入OpenAI】11月11日,首席技...
AI时代集团管控中的Agent... 文 | 沈素明 在管理学中,集团管控(Corporate Control)常被比喻为“大脑与四肢”...
今晚19点|2GPU+2CPU... 视点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公众号 QbitAI 2GPU+2CPU就可以在本地微调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