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万联易达集团CEO张栋受邀出席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前沿人工智能模型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万联易达在人工智能应用与产业融合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张栋表示,近期万联易达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产业级AI大模型,可通过遍布全国的业务触角深度赋能生态伙伴解锁万千行业场景,衍生出更多能切实助力产业AI从“通用泛化”向“行业专精”转变的智能体,为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从场景出发,让AI与产业双向奔赴
“我们致力于从真实场景出发,搭建AI与产业之间的纽带。从全球范围看,中国拥有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有更丰富的产业场景。97个行业大类,1382个小类,为万联易达构建产业互联网生态、发展产业AI大模型打下了坚实基础。”张栋如是说。
万联易达以“AI+可信数据空间+真实业务场景”方式,搭建起人工智能应用、商品交易、物流服务、数智金融、智慧场站、云仓等各类功能平台,并通过持续赋能和吸引外部产业平台、上下游企业、服务机构,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产业互联网生态系统。
“产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与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成长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万联易达构建的产业互联网生态,核心在于发挥了‘AI+数据+场景’的价值优势。”张栋介绍,依托生态内真实的业务场景,沉淀产业生态产生的多维度高质量可信数据,真正去解决“有模型无数据”和“有数据无智能”的产业痛点,帮助产业伙伴从“解决已知问题”走向“发现未知机遇”。
从单体智能竞争,到产业生态共赢
纵观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大模型发展已从C端应用、B端工具,走向深度的产业场景化赋能,时至今日各类大模型和智能体已不再是孤立的存在。
随着产业智能化发展进入深水区,如何让更多复杂的场景可以智能交互、大规模协同,实现产业生态相关方的价值共创,正是万联易达长期投入的命题。
“为真正实现AI在产业端的应用落地,万联易达近期推出了全产业AI大模型万联摩尔。”张栋介绍,通过创新应用的“融合产业动态图谱的结构化思考技术”,万联摩尔具备了产业数据覆盖全、产业痛点理解深、产业问题回答准的显著优势。
未来,万联摩尔将逐步覆盖97个行业大类,通过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内外部等全域场景和可信数据,让产业AI得以精准匹配产业应用场景,并形成专业严谨的产业解决方案。
“AI超级载体”将是孕育下一代智能形态的土壤与法则
对于未来产业互联网与AI的融合趋势,万联易达有着清晰的判断:以应用为导向,从场景切入产业,构建复杂场景下能智能交互、协同与价值共创的产业AI超级载体。
张栋表示,AI超级载体将吸纳包括自研智能体、三方智能体、生态业务平台及外部三方平台在内的各类智能服务单元。在可信数据空间赋能下,让AI超级载体作为产业生态的统一入口,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全产业场景调用颗粒度更加精细的智能服务。
“唯有从场景出发,才能让AI扎根现实。”张栋强调,万联易达将与生态伙伴携手,共同夯实算力根基、丰富数据养料、完善产业知识图谱,共建智能、高效、普惠的产业发展未来。(吴卓群)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