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AI 看病不是万能的
创始人
2025-11-10 10:15:57
0

作者:范岗

以前大家经常说“不要在网上乱搜医疗建议”,因为网上信息不那么可靠,患者又不可能准确描述自己所有的症状成了大语言模型 AI 时代,又出现了一新风险网上寻医问药禁忌中,恐怕必须一条“不要随便AI 提供医疗建议”了。

(图/unsplah)

不久前《内科医学年鉴·临床病例》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Clinical Cases就报道了一起神奇的病例——有人因为听信 AI,把自己吃成了多年未见的溴中毒。

AI 真敢建议,患者真敢实践

这个病例,只能说从头到脚都写着奇葩二字。

这人一开始去急诊室,是说他邻居在给他下毒,当时没有说自己在吃任何药物。住院之后才得知,他平日有好多食物都不吃,水也是自己在家蒸馏了才喝,在医院虽然一直说口渴但又不信任别人给他的水。住院 24 小时后,他的偏执狂症状越来越严重,出现了幻听幻视,还试图从医院逃跑,结果被强制收押并打了抗精神病药。

等到药物生效,患者冷静下来之后,医生才算问出来真实情况。原来,这位患者特别特别害怕吃到对身体有害的食物,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已经把自己饿到了多种维生素欠缺的地步了。而就在这时,他又在网上看到了关于食盐的文章,得知食盐对身体很不好。

(图/unsplash)

就在研究食盐危害的过程中,灵机一动,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华点”:食盐的化学成分是氯化钠,但为什么文献都在关注钠对身体的伤害,没人关注氯呢?超市只能买到低钠盐,为什么买不到低氯盐呢?难道这个氯,对身体竟然没有一点害处吗?能不能摄入氯呢?

既然网上没人说,那就得靠自己了,患者询问了 ChatGPT,结果 AI 给出了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用溴来代替氯。

这位患者真的这么干了,然而这并不是个好主意。

看似六七八分像,其实完全不一样

溴,元素符号 Br,在周期表上位于氯的正下方,是个普通人不太容易接触到的元素。大概一百年前,溴中毒还算是医生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因为当时溴被认为拥有镇静效果,很多非处方药物里含有溴盐,什么治失眠、治焦虑、治歇斯底里,都能用到。当然,要是一不小心吃多了,那就从治焦虑一跃而成致焦虑,引发运动失调和各种幻觉,严重的可以导致昏迷,顺便还附送厌食和便秘之类的症状。

为什么会这样呢?溴和氯都是卤族元素,最外层都是 7 个电子,化学性质很相似,在简单的化学反应里确实可以相互代替。人体摄入离子后,它也会冒充氯离子去参与各种生化反应。

但是一旦反应真的开始,它就露馅了:生化反应非常精密,哪一步速度稍微跟不上,活性稍微差一点,就会导致大范围脱节。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相当依赖于氯离子,所以如果被溴离子冒名顶替,遭到的破坏也尤其严重。

人体可以排出体内的溴离子,但速度算不上很快,大概 9 到 12 天才能排出一半。所以如果持续摄入含溴的食物或者药物,溴可以逐渐积累,造成更大伤害。历史上,溴中毒一度占到了精神病院住院人数的 8%。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溴的危险性,药物纷纷弃用它,溴中毒也就难得一见了。

没想到如今因为 AI 的建议,溴中毒又迎来了难得的“文艺复兴”。可喜可贺,还好,这位病人在住院三个星期之后,中毒症状逐渐缓解而顺利出院了,两周后的复查也没有问题。希望他能就此放弃对低氯饮食的追求吧。

这种“精神”病

大概已经在路上了

如此说来,虽然这个病例本身是罕见的奇葩,但它却反映了更广泛的现象,那就是所谓的“聊天机器人精神病”(Chatbot psychosis)或者“ AI 精神病”。

这个词语形容的不是 AI 本身犯病了,而是用户在和大语言模型 AI 聊天的过程中产生或者加剧了精神病症状。一个非常典型的场景是,用户相信某种阴谋论,AI 没有否定反而迎合并鼓励用户,并且幻觉出支持这一阴谋论的各类证据,导致用户深陷其中,日常生活和社交濒临崩溃,甚至采取极端行为。

(图/unsplah)

目前这一现象还不是正式认定的诊断,也几乎没有相关科学研究,但已经引起了媒体的重视,积累了数量不少的个案。或许不久之后,我们就能知道这一现象的严重程度究竟如何。

相信奇怪的信念,这本身相当常见。但人终究是社会动物,需要身边同道之人的支持才能毅然决然地一路走进沟里出不来。历史上要找到这样的同伴往往需要抛家弃子,互联网出现后就可以到小众论坛里寻找同好了。

而生成式 AI 的时代,连人类同道都不需要,管你有什么怪念头,AI 都能给你提供无限的支持和情绪价值毕竟目前的大语言模型距离真正的通用智能还颇有一段距离,如果不把它设定为应声虫,就无法给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但是这种体验是否值得付出幻觉、谣言和 AI 精神病的代价,我们作为普通用户有没有选择权,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据报道,OpenAI 已于 10 月 29 日更新了 ChatGPT 的使用政策,禁止其在某些原本被认为最具价值的应用领域提供服务 —— 例如解读医学影像、协助医疗诊断,以及提供法律或财务建议。

此举旨在防止 ChatGPT(以及其他任何 OpenAI 模型)输出可能被视作专业性、受托性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建议,以符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指导要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奥尔特曼:OpenAI计划直接... IT之家 11 月 10 日消息,行业媒体 Business Insider 于 11 月 7 日发...
华图教育首发AI战略布局:高质...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郑萃颖)11月7日,华图教育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办AI战略发布会,系统展...
湖南永州:九嶷山南风集灯光璀璨... 来源:央视网近日,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景区南风集夜景璀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视觉中国
云智协同破局!创新赋能激发云上... 2025-11-10 10:16:57 作者:狼叫兽 当前,云终端与Agent正迎来爆发式发展,二...
InXinjiang(84)丨... 来源:天山网马尔代夫是一个以旅游业著称的国家,马尔代夫驻华大使法泽尔·纳吉布(Fazeel Naje...
OpenAI进军AI云服务,开... AIPress.com.cn报道 OpenAI:模型卖完了,我要开始卖算力咯。 11月9日消息,萨姆...
“00后”打开红色文旅的创意方... 来源:中国文化报本报记者 朱 萌 文/图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带着对历史的好奇、对革命精神的追寻,用...
英矽智能与礼来达成AI驱动药物... 北京商报讯(记者 丁宁)11月10日,英矽智能宣布,与礼来达成药物研发战略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英矽智...
“美政府不妨想想:为何连硅谷都... 【文/观察者网 柳白】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一句“中国将赢得人工智能(AI)竞赛”,再次引发舆论对中...
蚂蚁集团与华西医院达成AI+医... 新榜讯 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蚂蚁集团达成重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