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阁谈涉AI官司审判:找到背后的人,由人享有权利承担责任
创始人
2025-11-09 16:44:35
0

11月9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网络法治论坛,论坛以“建构人工智能良法善治共识”为核心主题。在人工智能相关司法案件裁判领域累积了丰富经验,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朱阁分享了多起涉及AI的司法案例。在她看来,司法审判的关键在于找到人工智能背后的人,并由其享有权利、承担责任。

在人工智能著作权领域,朱阁提到了那起备受关注的全国首例AI文生图版权侵权案件。

据悉,原告李某使用AI工具Stable Diffusion,依据自定义提示词生成图片;被告楼某未经许可使用案涉图片并删除署名,原告遂向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主张著作权侵权。法院认为,尽管图像由人利用AI生成,AI本身不能成为著作权主体;原告在提示词设计、构图选择及调整中进行了独创性智力投入,依法享有著作权,据此判决被告侵犯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该案中,法院需判断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及权利归属。朱阁解释:“符合作品定义那就是作品,权利一般归属于人工智能的使用者。”她强调,若AI生成内容体现了使用者的智力创作投入,应认定为独创作品,并可依《著作权法》确认归属;同时指出,知识产权属私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可通过约定确定权利归属。

涉及AI生成内容标识义务问题,朱阁分享了另一案例:原告在某即时创作平台输入约两三百字内容,平台判定其为AI生成却未作标识。原告起诉主张平台违反服务合同。法院曾要求平台对算法作出说明,平台公司拒绝举证并最终承担败诉责任。“我们允许平台用算法判断用户内容是否为AI生成,但平台须向法院承担相称的说明与举证义务。”朱阁说。

在人格权侵权方面,朱阁提出精准区分标准。在一起利用AI丑化他人微信头像的案件中,法院认定群发图片因属公开传播,构成对名誉权、肖像权的侵害;而点对点发送因不具有公开性,则构成一般人格权侵权。

面对新兴的虚拟数字人争议,朱阁认为应以现行法律框架为基础进行裁判。她解释,即便数字客体具有新技术特征,其权利保护仍可依据现有法律判断,并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处理。

通过这些案例,朱阁总结了AI司法实践中的三大原则:第一,依据现行法律裁判,给市场主体以稳定预期。第二,找到人工智能背后的人,“让他享有权利,承担责任”。第三,通过个案认定形成规则,在技术高度变革中平衡创新与利益保护。

“以裁判树规则,以规则促治理,以治理助发展。”她说道。

采写:南都记者黄莉玲 樊文扬 发自乌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赋能与源头创新双轮驱动 上...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1月9日报道:在医药产业创新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第三届浦江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大会于8...
上海AI再放大招:MiniMa... 上海AI独角兽 MiniMax最新发布,再次引发业界震动。 最近,MiniMax(稀宇极智)发布并开...
这样游河南,超出片! 河南怎么... 嘿,国风爱好者、旅行达人们!你是否也想身着飘逸的华服,漫步在古迹之上,让历史的厚重与衣袂的翩跹,定格...
英国一对情侣吸毒过量死在床上,... 英国南约克郡巴恩斯利发生一桩令人心碎的悲剧,一对交往17年的情侣被发现并肩死于床上,身旁留有一支验孕...
Linux 内核性能大提升:腾... IT之家 8 月 23 日消息,据 Phoronix 今日报道,Linux 内核有望迎来性能大幅提升...
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启“博物馆之夜... 11月8日晚,人们在位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自由宫内的服饰博物馆参观。第21届布宜诺斯艾利斯“博物馆...
朱阁谈涉AI官司审判:找到背后... 11月9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网络法治论坛,论坛以“建构人工智能良法善治共识”...
北方最美初冬在哪?青岛西海岸给... 当北方多数城市已被寒意裹上素色,青岛西海岸新区却藏着一场迟到的 “色彩狂欢”。2025 年 11 月...
蚂蚁集团与华西医院达成战略合作... 据蚂蚁集团消息,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