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 贾天荣
在日前举行的金蝶2025全球创见者大会上,金蝶宣布“金蝶云”全面升级为“金蝶AI”,并推出全新的AI产品“小K”,展现了金蝶从技术底座到业务落地的全链路AI能力。
大会现场,全球超 3000 位参会者深度对话,共探AI技术赋能企业管理的实践路径与未来方向。
《IT时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金蝶此次发布内容聚焦三大亮点:一是从单一智能体到多智能体的协同进化:本次产品实现了“平台+数据云+AI增强SaaS+AI原生智能体”的全面升级;二是从通用到深度场景优化:新品覆盖财务分析、报价、呆滞料管理、质量管理等多个深度场景的智能体,全面支撑企业在财务、人力、制造、供应链、营销等领域的AI转型;三是金蝶宣布“金蝶云”全面升级为“金蝶AI”,并推出全新的AI产品“小K”。
“从技术底座到业务落地的全链路AI赋能的背后,是金蝶在AI时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全面升维。”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在本次大会指出,AI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涵盖运营、产品、商业模式、生态、组织、人才与领导力的全方位重构。
徐少春认为,在此过程中,企业也必须做到七个转型——AI时代,运营从日常运营向战略执行转型,产品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系统转型,商业模式从卖产品向按订阅或结果收费转型,生态从交易导向向持续智能共生导向转型,组织由金字塔型向神经网络型转型,人才由数量竞争向高密度竞争转型,领导力由有形向无形转型。
以运营AI转型为例,徐少春提到,以金蝶的客户建发集团为例,通过AI合同审查,其审核效率提升100%;通威股份通过百晓通智能体,以大模型技术赋能员工。
当前,AI技术迅猛发展同时也引发了“AI焦虑”:从“要不要用AI”到“如何用好AI”,再到“如何避免被颠覆、重获新生”……这些都是企业面临的挑战。
对此,金蝶中国副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刘仲文介绍,金蝶AI遵循“交付结果、自适应体验、安全可信、智能共生、成就人与组织”的设计思想,帮助企业将数据变成宝藏,成就企业AI转型。各智能体通过“小K”统一入口互联互通,既能独立解决对应场景痛点,又能跨场景联动释放协同价值,真正实现从“零散 AI 工具”到“体系化智能协同”的关键跨越,为企业提供覆盖全业务流程的智能解决方案。
金蝶总裁章勇在接受《IT时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多数企业对AI的投入仍属于增量投入阶段,AI技术对业务结构的改造需要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
他指出,随着AI应用的不断深入,未来将替代或减少企业的部分运营成本,从长周期来看,AI有望显著降低整体成本。“这也是大家对AI寄予厚望的重要依据,期望它能带来实质性的降本增效。”章勇说。
目前小K已聚合近20个智能体,覆盖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财务、ESG多个领域,均可开箱即用,大会现场同步开放小程序体验通道。这其中,小K接入的毛利分析智能体通过毛利矩阵帮助企业快速分析产品盈亏状况,并可穿透分析看清产品盈亏背后的根因;呆滞料智能体可帮助制造企业对标行业库存周转率,并提前90天识别自身库存风险,进而可能获得高达35种优化建议;报价智能体可帮助企业销售员将过去数小时的选配报价压缩至3分钟……
在SaaS应用层面,金蝶全线SaaS产品AI能力全面增强:金蝶AI星瀚套件搭载40+AI 助手,融合数据云构建企业级业财融合数据中台,通过多维管理模型支持智能分析、洞察与监督穿透,其穿透式监管助手可实现分级审批管控与全链路风险预警;金蝶AI星空套件内置数据分析、采购风控、插单模拟等功能,其中数据分析已嵌入6大领域主题分析,172个高频查数场景。
数据层面,金蝶数据云作为驱动企业管理AI转型的全栈数据价值平台,具有平台层、数据层、知识层、模型层四层技术架构,助力企业用“数据可信”支撑“业务智能”,助力企业从“数据可视化”迈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
科技以人为本。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会上,金蝶与强脑科技合作升级招聘智能体,以AI连接包容就业与多元人才,助力残障人士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金蝶与强脑科技还联合发起了“科技赋能+公益助残”专项公益计划。
同时,为推进AI技术在真实业务场景中的深度落地,金蝶在本次大会上与通威股份、云天励飞、振兴集团、海信集团、柳钢、微控飞轮、金茂、灵伴科技、信泰科技、步科共10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期打造更开放的生态,融合各领军企业在各行业的实践经验,共同孵化AI智能体创新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