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众秘境”,风险管理要放在首位 探索小众旅行地的攻略 探索未知区域的危险与应对
创始人
2025-10-03 23:03:23
0


假期出行,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不少景区开启“人山人海”模式,旅游体验难免受到影响,不少人选择避开热门旅游地,选择前往小众、冷门的目的地。对此,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文章提醒游客:一些“小众秘境”,看似人少景美,但可能存在无人监管、无应急预案、无救援保障等问题,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这篇文章提供的信息很实用,可谓“小众出行”安全指南。比如常见的“野路探险”,近年来很受游客欢迎,但安全事故频发。文章就提醒,应当拒绝探险未开发的“野景点”,选择景区备案的成熟路线。而对于风险较高的山区行,文章还提到,应当提前下载离线地图;出发前向景区或民宿报备行程,标记补给点和紧急下撤路线,携带哨子,遇险按“三短三长三短”规律吹哨求救;对于山区比较常见突遇风雨这种情况,除了带好装备,文章还特别指出:若已出现浑身发冷、手脚僵硬等失温征兆,应当及时喝温热糖水补充能量,搓手跺脚促进血液循环,快速脱离低温环境。

就在这两天,全国多地出现不少“反向旅游”安全事故,相关风险值得重视。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扎尕那景区,有游客在没有报备的情况下,于上月底从措美峰违规穿越扎尕那景区,导致一人死亡一人失温的悲剧。有参与者为此总结了三个教训:第一没有导航、没有路径;第二是盲目相信自己,没有跟队友说清要去哪里以及没跟后面的队友交代清楚,失联以后队友也只能干着急;第三就是没有卫星电话,无法及时联系外界。尽管已经走了出来,可他依旧感慨不已,表示“从来都没有征服过山,是山放过了我。”

据最新消息,当地已发通告禁止在扎尕那景区未开发区域违规穿越。上述提及的三个教训,涉及的都是山区探险的基本准备工作,可很多时候总有人心存侥幸。退一步说,即便做好了这三点,也未必能确保安全。这一次“山放过了我”,下一次或许就没有这么幸运。归根结底,探险也应该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寻求刺激,而不是一场赌的游戏。

不仅偏远山区存在安全风险,看起来环境没那么复杂的“野山”,旅行往往也并不轻松。在北京昌平区,近日就有一男一女尝试爬野山,结果途中两人不慎受伤,其中女子受伤较重。接警后,消防员根据报警人描述的位置启动山岳救援预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救援人员终于确定了被困者所处位置,两人才得救。

无独有偶,惠州市惠东县沿海未开发区近日接连发生两宗游客受伤事件。10月2日清晨,一名游客在当地黑排角礁石上游玩时,摔倒受伤。同日上午,惠东消防部门接到紧急警情,平海镇狮子岛酒店左侧海边礁石上有游客受伤。据南都报道,近年来,惠东县未开发区游客意外伤亡事件多发。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此前已经做了广泛宣传,提醒游客勿进入未开发区游玩。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不走寻常路”。

每一个热爱旅游的人,都应该重视“反向旅游”的安全风险。这既是自我保护,也是责任意识的体现。今年8月,深圳两名游客因为在台风预警期间违规进入自然灾害危险区被困,经救援人员近12小时的艰苦搜救才得救。事后,两名当事人被罚款5000元,这是全国首张自然灾害综合法规罚单。相信今后类似的罚单会越来越多,这也提醒游客,“反向旅游”之前必须掂量掂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秋的旺苍盐井峡是什么样子?跟... 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深秋的旺苍盐井峡是什么样子?11月初的旺苍盐井峡,像是一幅被自然精心调色的油画。...
文旅观察丨“南北互跨游”开始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立冬将至,季节更替,在全国“赏秋热”的当下,“南北互跨游”悄悄拉开帷幕...
眉山瓦屋山“早雪”至彩林盛放 ... 来源:环球网近日,四川洪雅瓦屋山景区迎来今冬首场降雪,较往年提前近半月。初雪消融后,海拔1300米以...
绾青丝着唐装、走进书中美景……...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深秋时节,不少人外出旅游,欣赏秋景,各地文旅消费迎来一波新热潮。不少地方通过...
满树深红出浅黄,秋叶更胜二月花... 当深秋的风吹过安宁,红黄树叶便成了秋季的限定颜料,在街头巷尾泼墨出一幅热烈的画卷。 秋叶,是秋的调...
海南三亚大小洞天景区 海南三亚... 陶永奎 摄海南三亚大小洞天景区海南三亚大小洞天景区海南三亚大小洞天景区海南三亚大小洞天景区海南三亚大...
恢复电子签证,菲律宾旅游业期待... 【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菲律宾的旅游从业者渴望再次看到中国游客漫步在菲律宾度假胜地的沙滩...
京津冀秋冬新玩法!全景观光列车... 京津冀秋冬出游新选择来啦!2025年11月,“星光·燕赵号”全景观光列车全新启程,解锁“铁路+旅游”...
昆明秋日宝藏公园,每一个都“美... 别再问昆明秋天去哪玩了这届年轻人已经在「公园漫步」打卡了秋风一起,连手机推送都变得温柔起来这个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