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夏末秋初,走进芜湖繁昌区孙村镇长寺村,几处老宅正在紧张施工,工人们忙着修缮屋顶、砌筑院墙。不起眼的农房正脱胎换骨,即将成为兼具乡土气息与现代设计的精品民宿。这并不是个例,在整个孙村镇,民宿产业正以集群之势快速崛起,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孙村镇途居马仁山露营地。
山水人文赋能,民宿经济迎来风口
孙村镇地处皖南,坐拥马仁奇峰风景区、人字洞古人类遗址、红色中分村、梅冲千亩白茶园等优质资源,年接待游客量近百万人次。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当地将民宿产业作为农文旅融合的一大突破口,着力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最新数据显示,孙村镇目前正常运营的民宿已超过25家,农家乐20余家,初步形成了中分、八分、长寺三大民宿集聚区。“原居·春谷”“见月”“壹号院”“途居·陌上雅舍”等一批特色品牌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芜湖周边地区游客青睐的度假选择。
重大项目带动,集群发展格局初显
今年是孙村镇民宿发展的“提速年”。目前,全镇在建、拟建和在谈的民宿项目共5个,总投资超过2亿元,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其中,“长寺未来社区”项目备受关注。这个总投资超6000万元的项目,规划建设民宿、乡村会客厅、健康理疗室等设施,配套泳池、登山步道等休闲空间,致力于打造乡村康养民宿。目前,项目已正式动工建设。
同样位于长寺村的“乡望长寺”民宿,由江苏乡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改造60栋农房、新建15座“太空舱”。
此外,“一片金叶子”民宿今年已建成试运营,人字洞、楠山竹苑等民宿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中,全镇民宿呈现多点开花、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孙村镇原居·春谷民宿。
创新合作机制,破解发展难题
民宿产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特别是前期的土地流转、基础设施配套等投入压力较大。长寺村党总支书记俞浩算了一笔账:“仅长寺未来社区项目,前期的土地征收、新村部建设、土地流转就需要近300万元资金,村集体融资压力不小。”
为破解难题,孙村镇探索出了“政府引导、村集体参与、市场运营”的合作新模式。长寺村与露云繁锦、江苏乡望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村集体通过流转闲置房屋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股,企业负责建设运营,双方按约定比例分配收益。这种“合股联营”模式既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也缓解了村集体资金压力。
与此同时,镇政府积极整合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EOD等项目资金,优先用于民宿区域的道路、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项目承载能力。
提升服务品质,深化文旅融合
民宿产业不仅要“建得好”,更要“运营得好”。孙村镇高度重视民宿服务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通过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开展从业人员培训、推行服务标准化等措施,不断提升游客体验。
目前,镇内已形成“民宿+”业态。中分红色学堂年接待研学超5000人次,实现营收390万元;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等赛事有效带动民宿入住率;民歌节、黄桃采摘节等节庆活动成为引流“利器”。
展望未来,打造皖南民宿新高地
孙村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马梅长红”旅游动线,持续推进民宿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全域旅游智慧系统建设,推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
同时,当地将深化与合肥、南京都市圈的旅游合作,开展精准营销,拓展客源市场,推动孙村民宿从“区域性”走向“全域性”,从“体验式”走向“沉浸式”,力争成为全省知名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和乡村振兴样板地。(胡佳娟 夏成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