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尖椒
“国庆之后,很多人张口闭口都是漫剧,讲短剧的人都比漫剧少了”。
毫无疑问,漫剧已经接棒短剧,成为当下内容行业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据了解,今年末抖音漫剧的目标是日消耗量达到2400万。巨量引擎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全年漫剧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00亿元。
两个月前,娱乐资本论曾从技术角度解读AI漫剧热潮,最近,这股热潮又有了新的助推器。
一边是头部平台取消大部分承制方保底后,真人短剧加速出清,行业二八效应加剧,在真人短剧赚不到钱的承制方寻求转型,漫剧产业将迎来更多玩家。
就在昨日,抖音版权中心发布漫剧系数分成调整公告,其中明确了沙雕漫分成系数仅为10,静态漫仅为1,而2D/3D漫剧系数50,仿真人漫剧系数高达60。目前占主导的沙雕漫失去盈利优势,对仿真人漫剧大力扶持将对真人短剧造成更大压力。
另一边,百度短剧、腾讯广告、阿里系UC大鱼号、抖音、快手、B站、爱奇艺、阅文等十多家平台纷纷出钱、出IP、出算力:抖音可以给到精品漫剧单部最高百万元的扶持,爱奇艺将最高会员分成比例拉到100%,阅文、知乎、七猫、UC大鱼号、番茄、咪咕等平台加起来有超过45万部IP授权......
对当前的竞争态势,灵炬动漫负责人吕少龙的感受是“兴奋”:“很多平台短剧时代没有接招,只是观望或者浅浅投入,但现在是各个大厂进来‘厮杀’,加码加政策。”他期待不同平台的入局能让漫剧的发行渠道更加多元,未来漫剧的变现空间会更大。
不同平台加码漫剧也有不同目的。对内容平台来说,漫剧无疑是当下抢占用户观看时长最有效、最新鲜的品类,特别是漫剧对25岁以下年轻用户吸引力更大,对平台拉新、日活增加都有助力。对拥有大量版权IP的平台来说,AI漫剧可以打破传统影视制作的产能限制,快速进行大量IP孵化,证实IP变现能力。
对比短剧,漫剧或许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行业内的共识是,有了AI加持,漫剧的精品化将不会像短剧一样被迫依靠成本叠加,而是看谁能在同等成本内,有更好的审美,更新的技术,更高效的工作流,完成更优质的作品。
AI漫剧也可能会更快开启出海浪潮。11月20日,在由霞光社主办、娱乐资本论创始人吴立湘主持的“短剧出海新范式”论坛上,创壹科技CEO梁子康提出,未来AI漫剧在海外的营收体量会大大超过国内。同样,面对明年大量的AI漫剧出海需求,翻译和配音工具产品迭代也会需要更新换代。“比如真人剧配音是通过人脸识别,但是漫剧比较难识别,产品需要相应优化。”鬼手剪辑CEO张天佳表示。
无论是短剧承制方转型做漫剧,还是平台加速下场砸钱发资源,漫剧无疑已经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平台都想争抢的流量入口。
#本文已采访六位相关人士,他们也是「娱乐资本论」2025年采访的第562—567位采访对象
承制方保底取消,真人短剧加速出清
“最近头部平台取消保底的消息释出后,很多真人短剧承制方想转型做漫剧。”吕少龙告诉娱乐资本论。
据了解,目前漫剧的玩家身份非常多样,一些是以前的真人短剧承制方、投流方,一些是传统动漫玩家,还有之前做TVC广告甚至做知识付费的也想做漫剧。而随着真人短剧承制方的利润率逐步降低、亏损可能性加大,将会释放出更多产能投入到漫剧赛道。
在吕少龙看来,以后短剧承制方只有两种方式能赚钱。一种是精品路线。花更多的钱,打造更精品的作品,以更低的爆款概率,博更高的上限,比如《盛夏芬德拉》,在红果45天分账1600万。一种是将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纯走量。虽然每部的承制利润微薄,但可以靠规模化扩大营收。
基于自身的优势和对行业的判断,灵炬动漫从今年3月开始进行调研、转型,5月正式立项,7月份第一部漫剧上线。相应地,原来的真人短剧业务逐步缩小产能,将重心都转移至漫剧,目前灵炬动漫一个月可以生产50部AI漫剧,已经超过原来真人短剧最高的月产量,未来目标是冲刺每月做100部。
像灵炬动漫这样早早布局漫剧的公司在抢占人才上是有先发优势的。吕少龙回忆,他们很快就用三个月时间招了近200人,“后续还会全国各地动漫人才聚集的地方继续招人。”
稻谷文化在今年年初从真人短剧逐步转型探索漫剧赛道。“之前我们做真人短剧起步较晚,做到头部的机会不是很大,加上当时公司有进行AI研发,于是开始尝试AI转绘真人短剧,发现效果不太行。之后,我们做表情包动漫和动态漫,到了二季度时每个月已经有几十部的产能。”稻谷文化CEO张之涵对小娱表示,在二季度时,稻谷文化的投流日峰值达到20万,当时有一大半是自然流量,“那时就能感受到漫剧在爆发了”。目前,稻谷文化已经开设了深圳分公司,后续还将在杭州、广州等地成立分公司,继续招募人才、扩大产能。
不止是灵炬动漫和稻谷文化,酱油、魔方、花生、影谭都是从真人短剧转型进入漫剧赛道。
如今保底取消后,还会有一大波原来的真人短剧承制方来抢占漫剧赛道,而这些产能,将会成为各大平台的必争之地。
十余家平台下场,为了什么?
最近一个月,平台频繁入局漫剧“跑马圈地”,给钱、给IP、给算力。
一部分内容平台是为了抢占产能,丰富内容供给,从而抢占用户使用时长,提高日活。
今年5月1日,百度发布了“动漫短剧合作指南”,以平台分账激励、内容分销、流量扶持等方式扶持漫剧。7月,百度发布“漫剧星跃计划”,“度加”创作平台对AI漫剧也有所扶持。
百度百家号漫剧负责人告诉娱乐资本论,最早开始布局漫剧源于对短剧领域的观察:今年年初开始,短剧市场爆款率和内容创新力都有所下滑,对用户的吸引力正在减弱,同时制作成本持续攀升,平台投资回报率普遍承压。另外,短剧受众年龄集中在30岁以上,真人短剧在拓展年轻用户群方面空间有限。
“我们认为短剧的核心价值在于抢占用户观看时长。当我们开始探索既能降低内容成本,又能保留短剧消费黏性和观看习惯的方式时,发现AI在内容生成上迎来风口,百度在AI技术和大模型方面也有长期积累,漫剧正是这个思路下的重要尝试。”上述负责人表示。
而百度做漫剧的初衷,就在于“拉动更多年轻人群的内容消费。”据公开数据,30-50岁的中青年用户是百度百家号的主要受众,而AI漫剧的主要消费人群是25岁以下用户。
之后,百度百家号内部成立团队尝试自制AI漫剧。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特别是百度自研的“蒸汽机”大模型和“度加”创作工具的升级,其自制漫剧已经从初期的PPT式动态图文升级为动态连贯、人物一致性强且视听体验达标的内容,“这让我们坚定了投入的决心”。
在漫剧领域,百度既作为平台方,给创作者以流量扶持与内容分成,针对题材新颖、爆款IP改编的漫剧给予直接的现金扶持,也作为内容方,开放IP版权库和AI技术,与合作方共同承担制作成本,拿下优质漫剧的首发权。
百度漫剧负责人透露,目前百度站内已经累计有近2万部漫剧,每个季度还会新增5000至6000部。“最近这个量稍微有点下降,因为我们在逐渐减少PPT漫的引入。”从主要受众人群来看,30岁以上受众偏好看沙雕漫,18-24岁受众偏好看动态漫。
长视频平台中,爱奇艺在上个月率先官宣了漫剧合作计划,并于昨日宣布上线漫剧频道。
从合作计划来看,目前爱奇艺属于快速填充漫剧内容的阶段,鼓励合作方上线更多新片,部数越多分成比例越高。对于当月新增部数超过40部的合作方给予90%会员分成,独家新片分成比例更高达100%。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海涛向娱乐资本论表示,爱奇艺对待漫剧的态度是“包容、快速、应变”,不会对内容题材或者画面效果等做过多的干预和限制,会通过自制、框架合作、分账、剧本等多种合作模式,与广大的漫剧行业从业者达成对应合作,激励引导大家共同携手创作出更多有差异化且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
杨海涛相信,未来漫剧将会成为爱奇艺站内一个高速成长的内容品类。“一是AI赋能会带来成本和生产周期指数级的变化,二是漫剧已经开始出现精品化特征,完全有可能成为新的专业内容品类。”
在短剧领域已经成为超头部的抖音(红果),在漫剧扶持政策上始终走在前列。
8月抖音宣布开放番茄IP授权改编合作、成片框架保底合作和头部精品单据采买合作后,10月30日又发布“成品漫剧合作指引”,明确了机构和个人的不同合作细则。
仅十天后,抖音再次发布“精品漫剧激励政策”,针对竖屏漫剧,最高能给超头部漫剧3万元一分钟的保底激励,按照一部漫剧100分钟,超头部的单部保底能到百万以上。据了解,目前精品漫剧成本普遍在30万左右,抖音直接的现金激励政策无疑将会刺激更多创作者与其绑定。
与红果初期靠高额保底绑定CP方逻辑类似,此次抖音的精品漫剧激励政策也是用真金白银换头部产能,为漫剧承制方带来大量窗口期红利。
比起补充内容、平台拉新,快手在扶持漫剧的目的之一是推广自家大模型可灵。在快手的漫剧扶持计划中,“可灵AI算力成本支持”是主要的扶持资源,也是吸引承制方的因素。
万物有光今年6月份从真人短剧全面转型至AI短剧,其负责人杨念透露,在AI漫剧制作过程中,成本主要就由算力与人力构成,目前他们团队的算力成本大概占总成本的20%至30%。
像阅文这样拥有大量版权IP的平台来说,入局漫剧则是另一套逻辑。
10月,阅文发布“创作合伙人计划”,开放10万部IP作品,设立亿元专项基金。在大会上,阅文还宣布与头部漫剧公司酱油合作,未来三年生产400部漫剧,其中一半以上改编自阅文IP。
阅文漫剧负责人雪夜表示,“之前受制于传统制作产能,通过视觉化去放大阅文IP的影响力受到限制,但是AI降低了制作难度,这对于一家拥有大量IP储备的公司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遇。”同时,雪夜也相信,未来,漫剧早晚会形成新的IP,变成阅文新的IP产出地。
和阅文类似,书旗、七猫、知乎几乎都是以IP版权为支点,希望用IP为杠杆撬动新的内容生态,在漫剧领域找到自己的切入口。
精品化、IP系列化,AI漫剧比短剧有更多优势
虽然与短剧一样快节奏、重情绪,但AI漫剧有可能走出与短剧不一样的道路。
比如,实拍影视作品要靠成本增长才能达到的“精品化”,但AI漫剧在某种程度上完全颠覆了这条逻辑。
“真人短剧的精品化目前看,大部分公司被迫必须要依靠实打实的道具、场景、演员成本的上升。从大数据上看30万对于真人短剧是一个坎,超过30万的成本回收风险会大幅攀升”。杨念认为,AI漫剧的精品化则主要取决于主创审美以及团队调用AI的方法论。“AI漫剧精品化不是要提高成本到100万,而是卷审美,更新的技术,更高效的工作流,更细致可工业化的sop,以及卷团队管理能力,看谁能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成本更低、人效更高。”
吕少龙也认为,AI漫剧在精品化道路上,成本的增长会比短剧健康,不太会出现翻倍式、指数型的增长。“漫剧的成本结构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剧本、算力和人力。其中人力成本不像演员一样有较大波动,导演、抽卡师、配音、剪辑这些岗位都是以底薪+提成的工资形式结算,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AI作图 by娱乐资本论
据百度漫剧负责人观察,漫剧每个季度都有一次大迭代。“上季度是从PPT漫迭代到沙雕漫,沙雕漫成本进一步下降。下个季度我预计动态漫的技术水平会大幅度提升,大概在明年2月春节期间将会有更多爆款跑出来。”
漫剧在IP系列化方面也有独特优势。
之前娱乐资本论报道过短剧系列化热潮,其中提到的演员涨价、成本增长、系列化开发时间过长等困难,在AI漫剧中都能解决。
一方面,AI漫剧成本在技术发展下反而会逐渐下降,且比起实拍,AI漫剧可以更加方便地实时创作,开发系列化更方便。
百度漫剧负责人观察到,漫剧时长有两极分化的特征,一种时长短,30集以下,不断测试用户反馈,一种在100集以上,甚至可以多达200集。这也是漫剧的优势之一,“真人短剧需要一次性拍完,但漫剧可以根据受众反馈保持持续更新。”
另一方面,漫剧受众本身就有追番的心智与习惯,对IP系列化的接受度更高。“一些漫剧的编剧很多就是网文写手,在世界观架构上就会比较成熟,未来IP后链路变现的空间更大。”吕少龙表示。
娱乐资本论注意到,在爱奇艺的漫剧合作计划中,也有专门针对IP系列内容的激励,从第三季起分成系数逐季上涨。该计划既可以绑定有持续产出能力的创作团队,保障平台内容的稳定供给,也能培育长效的IP资产,甚至能与爱奇艺自有内容生态进行联动,共同实现IP价值最大化和平台利益最大化。
当下,关于AI漫剧的竞争已然超越单纯的内容创作,而是技术发展、平台生态、IP孵化等多方位的卡位战,是对用户注意力分配权的新竞争。
未来娱乐资本论将持续关注AI漫剧领域,并推出多篇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