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陕西。

在陕西,有这样一处被严重低估的古建筑群。
其底蕴之深厚、殿宇之巍峨、意境之幽远,足以让每一位旅人为之惊艳。当时光透过千年古柏的枝叶,在精美绝伦的斗拱与彩绘上投下斑驳的印记,你就会明白,何为“寂静的震撼”。

这里就是——韩城文庙。

韩城地处陕西关中,与山西河津、万荣两县隔着黄河相望。这里素有“关中文物最韩城”之美誉,是名副其实的“文史之乡”。悠久的历史在此沉淀下深厚的底蕴,也孕育出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耳熟能详的“鲤鱼跳龙门”、“大禹治水”等传奇,其发生地就在韩城。
韩城的魅力,既在党家村的民居瑰宝、司马迁祠的千秋风骨与黄河龙门的奔腾气势,更在于那座活着的韩城古城。而要读懂这座古城,您必须走进它的灵魂所在——文庙。它不仅是地理上的中心,更是整座城市的文化核心与精神图腾。

韩城我真的来过太太太多次了,这次重游,心底不禁生出一丝惋惜。记得前两年,韩城曾倾力发展旅游,古城所有景点免费开放,宣传阵势轰轰烈烈。可惜结果有些“高开低走”,以它底蕴之深厚、资源之丰富,如今的名气和游客,着实有些配不上它的实力。
如今,三庙景区(文庙、城隍庙、东营庙)又开始收门票了(据说入不敷出了,之前没来过的朋友你们晚了一步),但即便如此,我仍然推荐你来逛逛!
在我看来,它绝对是陕西最值得探访的古建筑群之一。



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及其弟子,并兼具教育功能的重要礼制建筑。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州、府、县级行政单位都建有文庙,是其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
韩城文庙,是陕西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其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但历朝历代均有修缮。庙内的大成殿呈现出显著的元代建筑风格,推测为元代遗构;而其余建筑则大多为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原有基址上重建而成。

韩城文庙的整体布局是典型的中心轴对称与四进院落式。一条贯穿南北、长达200米的中轴线统领全局,依次串联起照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正谊明道门、明伦堂及尊经阁等核心建筑。东西两侧则辅以碑林等配属建筑,布局井然有序,气势恢宏。

走进韩城文庙,瞬间便被一种气场笼罩。古柏苍劲,建筑巍峨,四下肃穆无声。
那份穿越数百年的庄严,沉甸甸地扑面而来,顷刻间便击中了内心,让人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

文庙内古柏参天,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五子登科柏”。
此树树龄1500年左右,需五人合抱方能围拢。它的树干自然分为五枝,形态独特,故名“五指柏”。相传古时韩城学子赴考前,必至文庙祭拜孔子,并亲手抚摸树干,以求金榜题名。后来,人们便依据“五子登科”的典故,为它冠上了这个承载着美好祈愿的名字。

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规模宏伟。明伦堂为昔日教论、训导、授课之所。最后院落高台之上的是建筑是“尊经阁”,是文庙内藏经书的地方。



尊经阁曾经是韩城城里的制高点,立于阁上,整座古城青瓦层叠的韵律尽收眼底,时光长河在此刻无声流淌,令人沉浸于历史的深邃。

走出文庙,紧挨着便是东营庙、城隍庙。这“三庙”建筑群,涵盖了宋、元、明、清风格,共有100余座单体建筑,形成一片精美的露天建筑博物馆。
它们是陕西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代表了人文美学的巅峰。有时间来看看吧,一定不虚此行。

最后说一些旅游实用信息,想来的朋友可以参考:
门票:韩城古城没有门票,古城“三庙”景区门票50元,包括文庙、城隍庙、东营庙,可以提前网络购票,能便宜些。
交通:韩城距离西安大约200公里,交通很方便。自驾游全程高速,直接导航即可。自由行也比较方便,可以在西安汽车站、西安纺织城汽车站乘坐大巴,全程大约3小时;也可以在西安火车站乘坐绿动车,全程2小时即到。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