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公考培训机构华图的AI战略布局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行业变量。华图用一份超预期的财报,以及其公开表示其押注科技赋能的决心。透过数据与动态,我们能清晰看到教育行业“AI+垂直赛道” 的竞争逻辑正在重塑。
摄像:吴利德@灯叔
新财报:华图营收净利双增,AI投入显成效
华图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达24.64亿元,同比增长15.65%;净利润 2.4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92.48%。若剔除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支付影响,教育培训业务实际经营净利润达2.94亿元,增速更是飙升至127.9%。
业绩高增的背后,是战略投入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一方面,面对应届毕业生的考编新趋势,华图推进区域运营改革,加大地级市分校教学基地建设,推出“考编直通车”产品,实现了市场需求的快速承接;另一方面,研发投入的大幅加码成为关键支撑,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激增160.41%至1.45亿元,全部聚焦于AI技术研发与团队扩充,为科技转型筑牢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华图的教学点数量、员工人数、专职教师人数等核心运营指标已重回行业第一,规模优势与 AI 投入形成正向循环,为其后续竞争构建了先发基础。
AI 战略落地:从 “冰山模型” 看核心竞争力
2025年11月,华图在鸟巢举办的AI战略发布会,正式揭开了其“All in AI”的全貌。创始人易定宏早在3月的《怀来宣言》中就明确 “科技创新” 为战略核心,而此次发布会则展现了从顶层设计到产品落地的完整路径。
华图AI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蔡金龙提出的 “冰山模型” 中:
(备注:竞争比=实际过审人数与计划招录人数之比)
更关键的是,华图愿意在数据治理上“结硬寨,打呆仗”。每年投入3000名师资、300万小时,相当于4~6亿元的人力成本,将海量数据转化为AI可理解的结构化内容,形成了同行难以逾越的内容护城河。具体达到什么效果,我们拭目以待!
华图的AI战略并非单纯的产品创新,而是对教育服务全流程的重构,核心在于“全岗位、全场景”的人机协同落地。
目前,华图近70%、约7000 名员工已深度使用AI智能工作台,覆盖教师、销售、班主任等核心岗位。数据显示,AI助力招生转化率提升 35%,销售人员人均效率提升超50%,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服务质量。
华图山鼎董事长吴正杲的判断揭示了行业本质:教育AI的竞争,技术层面大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真正的壁垒在于结构化数据积累和人机协同能力。而这两点,恰恰是华图二十余年行业沉淀的核心资产,也是其敢于 “明牌” 竞争的底气所在。
华图AI转型的三个关键命题
华图的AI实践,为教育行业从业者提供了重要启示。在AI热潮中,并非所有机构都能实现有效转型,核心要解决三个命题:
对于公考培训乃至整个职业教育赛道而言,华图的AI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当技术重塑行业竞争规则,唯有将自身优势与AI深度融合,构建可持续的核心壁垒,才能在变革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