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大溪国家湿地公园灯光渐起,游客们漫步在光影交织的步道上,感受属于大溪酉水别样的夜间风味。
今年以来,重庆秀山大溪镇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探索夜间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实施"灯光亮化、文娱活化、体育强化"三项工程,推动旅游从"白天观光"向"全天候体验"转型。如今,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去年的1.5天延长至2.3天,过夜游客率增长45%,夜间经济占旅游收入的比重突破30%。这些详细数据见证了大溪从"过路站"向"目的地"的华丽转身。

灯光绘景,点亮乡村璀璨之夜
大溪镇投资220余万元实施的夜景亮化工程,让湿地公园在夜晚焕发新生机。"我们设计了三大主题光影区,将自然景观与灯光艺术完美结合。"项目负责人杨函林介绍道。这场灯光秀不仅照亮了夜空,更照亮了村民的致富路。周边村民借助灯光秀的人流,发展起特色民宿和农家乐。原本晚上8点就关门的商铺,现在营业到晚上11点,营业额实现翻倍增长。"周末每天能接待50多名游客,月收入增加3000多元。"在湿地公园旁经营民宿的村民陈老板笑着说。灯光秀点亮了夜晚,也点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艺术融合,唤醒乡村文化底蕴
大溪镇邀请艺术家和文创团队,创作了一系列展现少数民族地区土苗文化的墙绘作品。这些作品分布在村庄的房前屋后,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背景。"没想到老房子外墙上的画能吸引这么多游客。"丰联村党支部书记白文才表示,文化墙绘不仅美化了村庄,更让村民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感到自豪。大溪镇还通过打造彩虹步道、多彩风车廊道等景观节点,成为引流聚客的生态IP,显著提升乡村魅力值,加速释放生态红利。这些举措有效激活了乡村文化资源,使文化成为助推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龙舟赛事,激活乡村体育经济
今年6月,大溪镇成功举办第七届边区民俗龙舟体验大赛,吸引了来自渝、鄂、湘、黔四省市的16支队伍参赛。赛事期间,全镇接待游客突破2万人次,相关视频在央视平台播出后,线上观看量突破10万人次。龙舟赛事的成功举办,显著提升了大溪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体育赛事带来的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赛事期间,周边民宿入住率达到100%,特色农产品销售增长60%。"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正成为大溪夜经济的新增长点。大溪镇党委书记宋亚军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夜间经济产业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随着夜经济业态的不断丰富,大溪镇正朝着"全域、全时、全龄"的旅游目的地目标稳步迈进,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上游新闻 吴思倩 通讯员 杨世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