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 林斐
近日,每日互动(个推)举行“每日进化・AI共创会”活动,吸引政务、医疗、法律、金融、制造等领域的百余位行业代表参与。各方围绕AI技术实践应用、场景落地及生态共创展开交流,分享实操经验与合作成果,为AI在多行业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
今年是每日互动创业20周年,公司创始人、CEO方毅以“爱仝(AI)而不碍于仝(AI)”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回顾了企业从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智能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历程。基于二十年数据智能领域的实践积累,方毅提出“尽信数不如无数”的用数理念,并延伸至AI应用层面,强调“尽信AI不如无AI”,主张企业与个人需培养思辨、判断及驾驭AI的能力,坚持“human-in-the-loop”(人机协同)的核心理念。
每日互动方毅现场演讲
方毅表示,若以互联网三十年发展为参照,当前AI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属于首个十年的关键发展阶段。他提到:“电话时代以电话机为终端,按通话时长计费;互联网时代以路由器为终端,按流量计费;而工作站或将成为AI时代的终端,孕育新的市场机会。”每日互动今年推出的个知・智能工作站(GAIStation),定位为“用得起、用得起来”的AI产品,集智算存于一体,采用软硬件结合模式,标品版本搭载自研的“写作助手”“会议纪要”“深度研究”等办公软件,可满足政企日常办公场景的AI应用需求。未来,每日互动将采用“标品-标类-标杆”的“三标”模式,与行业客户深度合作:针对特定行业打造适配的专属标类工作站;同时与三花智控、泰昌等行业领军企业协同,融入定制化需求,打造可借鉴的示范项目。
每日互动首席人工智能官董霖结合十大真实落地案例中的实践经验,分析了人类视角与机器视角的差异。他提出:“企业AI落地的成效,与研发团队和业务团队的协作紧密相关”,并指出研发与业务团队需密切配合、深度共创,让AI技术能力与业务侧专业知识充分融合,才能实现技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统一。
每日互动首席人工智能官董霖现场分享
活动设置了AI Workshop实测环节,方毅与学习强国、绿洁科技等合作伙伴代表、终端用户及产研负责人共同测试个知・智能工作站的实际应用效果。现场演示了撰写讲话稿、研究论文、生成会议纪要等功能,工作站均能高效完成相关任务。嘉宾们与工作站的实时互动,直观呈现了智能办公的实际应用场景;而关于AI提示词使用及工作站操作技巧的交流,进一步传递了每日互动“人机协同”的AI协作核心理念。
无共创,不落地。共创会首个对话环节聚焦“AI场景落地”,医疗健康、法律、财经等领域的生态共创伙伴,分享了与每日互动在医疗、法律、财经等标类工作站的合作成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科主任洪玉才介绍了双方在脑卒中防治场景的合作成果:“我们联合构建的脑卒中预测模型,能够提前识别高风险人群。通过开展针对性科普宣教、提升健康监护意识,助力高风险人群早发现、早救治,为临床救治争取时间。”这一案例体现了医疗领域AI应用的民生价值。
在财经领域,每日互动的经济工作站引入中经网的宏观经济数据,搭建高质量数据基座,通过AI赋能提升财经写作、知识问答的效率与深度,帮助专业人士将数据优势转化为决策参考。
在智能制造领域,每日互动与三花智控自年初启动合作。三花智控流程与数字化中心副总监屈斌介绍,双方基于知识库规划了“文件级权限管理-部门级场景定向提升-业务级智能体应用”的三步走计划,为企业数智化升级提供系统性支持。
泰行致远科技总经理华绍杰分享了AI在工业设计领域的提效实践:“传统铁塔设计需人工手绘平面图再转化为3D模型,耗时较多;通过AI辅助,可快速完成电力铁塔设计图从2D到3D的框架转化,显著提升效率,让设计人员能更专注于细节调整和审查,保障设计精准度。若该模式实现规模化推广,有望产生显著的行业价值。”
无论是脑卒中预测模型的研发,还是AI辅助工业设计的落地,均是每日互动与行业伙伴基于具体业务场景,融合行业知识、实践经验与数据资源的合作成果。为推动AI从单点应用走向多行业规模化落地,每日互动正式启动“Agent Call for Agency生态合作计划”,宣布将投入1亿元用于与产业伙伴的共创项目,深耕垂直领域,打造具有复制价值的行业解决方案,推动AI技术向产业深度渗透。
在生态合作对话环节,每日互动AI事业部副总经理陈迪圣表示,个知・智能工作站已在软硬件协同、国产信创等方面完成相关准备,并将于11月20日正式发布渠道合作计划,助力更多政企单位实现AI“用得起、用得起来”。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每日智能共创院”揭牌仪式。每日互动总裁、首席布道官、共创院院长刘宇与公司AI事业部COO、共创院教务处主任边彤洁共同为共创院揭牌。刘宇介绍:“共创院组建了专业讲师团队,设计了体系化AI课程,旨在搭建‘共学、共创、共进’的交流平台,帮助企业带着实际场景需求参与合作,最终形成可落地的智能应用方案,加速AI与具体场景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