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0米云端奇遇!达古冰川:藏着亿年冰雪与中国最孤独的浪漫 海拔4860达古冰川 挑战达古冰川海拔4860米
创始人
2025-11-08 15:31:25
0

当城市的热浪卷着蝉鸣褪去,当第一片红叶吻过川西的山峦,总有一处秘境在海拔 4860 米的高空静静等候 —— 它是被上帝偏爱的冰雪王国,是红军长征路上的精神坐标,是全球冰川保护的中国样本,更是无数人心中 “一生一定要去一次” 的终极浪漫之地。这里,就是达古冰川。



从成都出发,沿着岷江峡谷蜿蜒前行,三个半小时的车程里,窗外的风景从平原的苍翠逐渐过渡到高原的辽阔。当远处的雪山轮廓刺破云层,当空气中的寒意带着松针的清香扑面而来,便知道,达古冰川已经在前方等候。这座藏于四川阿坝州黑水县境内的冰川奇观,东临茂县古羌城,西接红原大草原,南依理县毕棚沟,北靠黄龙景区,260 公里的距离,让它成为中国距离中心城市最近、可进入性最强的现代山地冰川,无需翻山越岭的艰难,便能触摸到亿年冰雪的温度。



走进达古冰川景区,最先闯入视野的是一片澄澈的湖泊,金猴海的名字由来已久,湖边的密林里常常能见到藏酋猴嬉戏的身影,它们或攀援跳跃,或静坐饮水,与湖光山色构成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沿着观光车道前行,泽娜措的湖面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将远处的雪山、近处的森林完整倒映,微风起时,波光粼粼,分不清哪是实景哪是虚像。而达古湖则是冰川的馈赠,由千年冰川融水汇聚而成的湖泊,随着季节的更迭变幻着色彩,春时清冽如翡翠,夏时湛蓝似宝石,秋时倒映彩林成调色盘,冬时凝结成冰,覆着一层薄薄的雪,宛若童话世界。



乘坐全球海拔最高的客运索道,是抵达达古冰川核心区域的必经之路。15 分钟的行程里,海拔从 3600 米飙升至 4860 米,窗外的景色也完成了一场震撼的时空穿越。起初还是郁郁葱葱的针阔叶混交林,随着索道攀升,树叶逐渐稀疏,取而代之的是高山草甸,再往上,便是寸草不生的岩石与冰雪。当索道钻出云层的那一刻,整个人仿佛闯入了冰雪仙境:连绵的冰川如一条银色的巨龙,盘踞在群山之间,U 型谷、冰碛湖等地质奇观在阳光下展露无遗,冰川表面的冰裂缝如大地的纹路,诉说着亿万年的沧桑。



走出索道站,4860 米的海拔标识碑前早已排起了长队,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纷纷在此打卡,有人展开双臂拥抱云海,有人单手撑碑定格酷帅瞬间,有人跳跃着与雪山比耶,每一张笑脸都在稀薄的空气中绽放出最热烈的光芒。这里的空气纯净得不含一丝杂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冰川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让人不得不戴上墨镜才能睁开双眼。站在观景台远眺,洛格斯圣山巍峨耸立,海拔 4900 米的山峰在藏语中意为 “群山守护神”,是当地藏族人的朝圣之地,山顶终年积雪,云雾缭绕时,仿佛真有神灵在俯瞰众生。山脚下的经幡随风飘动,与白塔、玛尼堆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神圣而庄严的画面。



在 4860 米的高空,藏着一座被誉为 “世界最孤独的咖啡馆”,它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咖啡馆。2025 年 9 月焕新升级后,这里不仅是歇脚取暖的港湾,更成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心灵栖息地。全景落地窗外,雪山云海尽收眼底,清晨可以看日出吻醒雪山,傍晚能够赏星辰坠入杯沿。点一杯特色的蓝冰咖啡,入口是雪山泉水的清冽甘醇;或是尝试红枫拿铁,品味冰川彩林季的绚烂密码;而青稞酥油拿铁则将藏地风情与现代技艺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是独特的高原味道。坐在弥漫着咖啡香的氧吧空间里,看着窗外雪花静静飘落,听着身边游客轻声交谈,那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浪漫,足以让人忘却所有烦恼。



达古冰川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它的高海拔与高颜值,更在于它四季分明的独特景致。春日里,山花烂漫,凤飞蝶舞,漫山遍野的野花从草甸中探出头来,粉色、黄色、紫色交织在一起,与远处的雪峰形成鲜明对比,微风拂过,花香沁人心脾。夏日的达古冰川是绝佳的避暑胜地,当城市气温突破 30℃时,这里的平均气温仅有 18℃,冰川挣脱数米深的积雪,晶莹剔透的身躯放射出蓝色的光泽,宛若圣洁的哈达。沿着徒步栈道前行,沿途的瀑布飞溅,溪流潺潺,森林植被覆盖率极高,负氧离子含量充足,深呼吸一口,满是草木的清香。



秋日的达古冰川则是一场色彩的盛宴,花楸红叶彩林堪称一绝。初夏时白花如雪,点缀在翠绿的枝叶间;入秋后,叶子逐渐染上紫色,果实则变成鲜艳的红色;到了晚秋,漫山遍野的树木呈现出红、黄、橙、绿等多种颜色,层林尽染,如同一幅铺展开的油画。漫步在彩林之间,脚下是厚厚的落叶,踩上去发出 “沙沙” 的声响,抬头是湛蓝的天空,身边是绚烂的色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光影斑驳,让人沉醉其中。



而冬季的达古冰川,银装素裹,雪绒花、冰凌花与冰川连成一片,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纯洁的白色。此时的冰川最为壮观,冰面坚硬光滑,冰柱、冰挂形态各异,仿佛进入了一个冰雪雕琢的童话王国。游客们可以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或是体验雪坡冲刺的乐趣,感受冬日的激情与欢乐。



除了绝美的自然景观,达古冰川更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与人文底蕴。这里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雪山,也是海拔最高的一座雪山。1935 年 7 月,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近 9 万人次,历经艰难险阻,翻越了昌德雪山和达古雪山,在雪山下的毛尔盖召开了长征途中至关重要的 “毛尔盖会议”,确立了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而在黑水县城的芦花村,“芦花会议” 在此召开,会议总结了四方面军的历史经验教训,增进了两大方面军的团结与协作。



如今,在达古冰川景区内,红军桥、红军营地等遗迹保存完好,游人中心的博物馆里,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文物,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当地还流传着梭磨土司管家泽旺帮助红军的故事,当年他打开自家粮仓,将 5000 斤粮食、16 头耕牛和 4 头猪送给红军,并动员村民捐粮捐物,红军离开时赠送的马鞍和布币,如今仍被村民珍藏,成为军民鱼水情的见证。



在冰川脚下,三达古藏寨静静伫立了 1400 年,2023 年,这座古村落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由上、中、下达古三个自然村寨组成,94 户村民依山而居,四周环山,郁郁葱葱的森林环绕着古朴的藏式民居,经幡在风中飘动,空气中弥漫着酥油茶的香气。这里的村民保留着完整的安多藏族传统,扎西登波节、帕子基斯节、转山节等传统节日代代相传。



每年 10 月的扎西登波节,是村民们的丰收节,全村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表演集体舞蹈、合唱古老歌谣,节目间隙,所有人自发围成圆圈跳锅庄,现场还有手抓牛肉、酥油茶等美食,热闹非凡。农历三月十一的帕子基斯节,以 “煨桑” 仪式开篇,村民们点燃松柏枝和香草,在青烟袅袅中祈祷风调雨顺、家人安康。而藏历五月的转山节,村民们备好经幡、酥油和松柏枝,结伴向洛格斯圣山进发,沿途念诵经文、祭拜神石圣湖,抵达山顶后悬挂经幡、添石抹酥油,用最虔诚的方式祈求村子平安顺遂。



达古冰川的价值,远不止于旅游观光,它更是科研领域的 “活教材”。作为中国纬度最北的海洋型冰川,同时也是全球海拔最低、面积最大、最年轻的冰川之一,达古冰川为研究古冰川活动、冰川形成与消融提供了珍贵的实地样本。景区内的地质公园博物馆,展示着丰富的岩石矿物标本、冰川遗迹模型和动植物标本,系统介绍了冰川的地质演化过程,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冰川科学知识。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 34 年间,达古冰川已退缩 76%,2024 年,其 17 号冰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全球冰川消亡名单”,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典型濒危冰川。



面对严峻的消融趋势,达古冰川管理局率先开展了多项冰川保护创新举措。2019 年,景区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2020 年,首创 “冰川盖被子” 地球工程学技术,利用辐射制冷材料为冰川覆盖保护层,有效减缓消融速率。经过不断迭代升级,保护层厚度从 1 米提升至 2.3 米,覆盖面积达 2900 平方米,夏季可减缓冰川消融约 34%~70%。



此外,景区还引进了人工干预增雪技术,年造雪期 30 天可延缓冰川消亡 5~10 年,若增至 60 天则能实现更长周期的稳定保护。这些科研成果已在《The Cryosphere》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 15 篇,相关实践被百余家主流媒体报道,“盖被子” 实验更是多次登上社交平台热搜,让冰川保护理念走进大众视野。2025 年,达古冰川还联合多方机构举办了 “国际高端学术论坛”,吸引全球 10 余个国家的百余位专家出席,成为 “中国冰川保护的范式样本”。



在达古冰川的日子里,每一天都被震撼与感动包围。清晨,在藏寨的酥油茶香中醒来,推开窗户,雪山就在眼前;白天,在冰川之巅拥抱云海,在彩林之间漫步穿行,感受自然的神奇与壮丽;傍晚,看着夕阳为雪山镀上一层金色,听着村民们悠扬的歌谣,体会人文的温暖与厚重。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故事,每一处风景都让人魂牵梦萦。



或许,达古冰川的魅力就在于此。它既有亿年冰雪的纯净与壮阔,又有红色历史的厚重与激昂;既有藏族文化的神秘与古朴,又有现代保护的责任与担当。它让我们在触摸自然奇迹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在追求浪漫与自由的路上,也能懂得敬畏与守护。



如果你还在寻找一处既能洗涤心灵,又能震撼感官的旅行目的地,那么达古冰川一定是不二之选。收拾好行囊,穿上最厚的羽绒服,带上对远方的向往,去 4860 米的云端赴一场冰雪之约吧。在这里,你会遇见最美的风景,也会遇见更好的自己。而那些关于冰川、雪山、彩林与人文的故事,将会成为你一生难忘的记忆,在岁月中静静流淌,温暖时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普京最新支持率出炉!拉夫罗夫与... 据参考消息援引俄新社11月7日报道,全俄民意研究中心在其网站上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俄罗斯人(7...
进博热议AI:加强国际合作,跨...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全球经济与社会格局正在重塑。人工智能如何才能更好地普惠全球,为世界带来...
横道河子迎降雪 冰雪童话小镇引... 本文转自:人民网-黑龙江频道游客在横道河子老火车站打卡留念。人民网牡丹江11月8日电 11月8日,黑...
对关键技术敢于“下注”!快手杨... 南都讯 记者樊文扬 发自乌镇 随着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启幕,互联网大佬们渐次在乌镇亮相。南...
秋高气爽,济南观泉赏菊好时光 ... 王中伟 摄秋高气爽,济南观泉赏菊好时光秋高气爽,济南观泉赏菊好时光秋高气爽,济南观泉赏菊好时光秋高气...
乌镇峰会蓝皮书:披露AI技术发... 大模型从“重训练”转向“重推理”、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行业应用、从智能汽车到DeepSeek,普通...
中美竞逐物理AI赛道,中国科技... 当前,已经没人会怀疑AI对生产力的促进和突破作用,AI所代表的先进生产力,也成为了新一轮国际竞争中,...
AI突传大消息!欧盟妥协了?将... 美国科技巨头,迎来一则利好消息! 最新报道显示,在大型科技公司和美国政府的巨大压力下,欧盟委员会正考...
跟着大V游来安!“心悦来安・与... 当秋意漫过池杉湖的水杉林千年银杏的叶片落下时光的印记来安的每一面都值得被看见11月12日-13日“心...
90后、00后领跑“风物旅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8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与马蜂窝联合发布的《中国风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