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巡游车悠然行进,成片的海菜花在湖面上绽放,骑着自行车或小电动车的游客从身边掠过。轻风拂面,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美丽画卷在苍山洱海间徐徐展开。

游客在洱海生态廊道上骑行。丁怡全 摄
洱海生态廊道的火爆,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功实践。如今,这条疏解洱海湖滨区人口和环境压力、恢复生态岸线、构建湖泊生态屏障的物理隔离带,已成为大理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三圣岛湖湾“心邸咖啡店”2号院,排队“打卡”的游人挤满了楼道。短短几年间,心邸咖啡从最初的1个小院扩大到5个小院,旺季游客量可达5000余人。“2018年以前,下末村没什么商业。2019年生态廊道拆迁后,我开始装修第一家海景民宿。随着客流量的增加,每年开发2至3家民宿。到今年10月,已经在下末村运营管理10家海景民宿。”陪朋友来喝咖啡的天域美墅酒店管理公司董事长张卫东介绍,依托生态廊道做风景生意,旺季客房入住率有95%,淡季也能达到75%至90%。

大理洱海生态廊道上的龙龛码头。黄兴能 摄
“生态廊道是洱海保护的重要屏障,以道守界,人退湖进,形成天然的物理隔离。2021年建成以来,在确保项目生态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日益攀升。”廊道投资运营主体单位云南建投集团所属大理苍洱投资公司副总经理缪瑞琪介绍,2025年1至10月,已累计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带动村民参与就业800余人。游客在大理市的平均停留时间从1.76天提升到3.21天。129公里沿线住宿、交通、餐饮、购物全线带动。
从霞移溪出发,一路往南。伸向湖边的廊桥聚起了北星登村小市集,古生村乡愁引来了投资客栈群;磻溪S湾成为网红主播和年轻人热衷的“打卡”点,龙龛古渡“最佳爱情表白地”常年游人如织……洱海生态廊道串起了沿途100多个村庄的“美丽经济”“活力经济”和“幸福产业”。

新人在洱海边拍摄婚纱照。赵渝 摄
夕阳西下,一场别具特色的目的地婚礼正在喜洲海舌半岛举行。远处的田野里,稻田小火车满载游客,在沉甸甸的稻穗间穿行,一路欢声笑语随风飘扬。
来源:云南日报 云南发布
编辑:陈丝华
值周:胡亚玲 张辉
主编:李胜
生态环保普法宣传小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暂停销售:
(一)新建居民住房的房地产开发经营者未在销售场所公示住房可能受到噪声影响的情况以及采取或者拟采取的防治措施,或者未纳入买卖合同的;
(二)新建居民住房的房地产开发经营者未在买卖合同中明确住房的共用设施设备位置或者建筑隔声情况的。
第八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居民住宅区安装共用设施设备,设置不合理或者未采取减少振动、降低噪声的措施,不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相关标准要求的;
(二)对已建成使用的居民住宅区共用设施设备,专业运营单位未进行维护管理,不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相关标准要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