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3日讯 近日,“仙境烟台游”活动再次启程,媒体记者与艺术家们共赴烟台栖霞,以镜头与画笔描摹烟台“苹果再就业”的时代发展画卷。
登高远眺苏家店镇后寨村位于天崮山下的连绵果园,挂满枝头的苹果,汇成一片“红果海”,前来天崮山登山的游客和体验苹果采摘的游客络绎而来,生动展现着“农商文旅”融合下生态观光、农事体验、果园写生的新业态和新场景,媒体记者和画家们试图捕捉的,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产业融合背景下,田野中迸发出的活力与欢歌。
栖霞是烟台苹果的主产区,而苏家店镇是栖霞苹果的重要产区,苹果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年产量达12万吨,种植品种以高山老树条纹富士苹果以及瑞雪、瑞香红等新品种为主。“我们将文旅与苹果两大产业深度地融合在一起,将天崮山区域的高山老树条纹富士苹果园精心打造成为采摘园,这样游客来了后,既能上山赏景又能下园采摘,体验感十足。”栖霞市苏家店镇副镇长刘伟杰介绍:“通过这种以景带产,以产促收的发展模式,实实在在带火了人气,推动着苏家店镇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烟台博士达集团的园区内,采风团成员再一次领略到了多元化的“苹果再就业”,企业围绕苹果进行精深加工布局——从浓缩果汁、脆片,到高附加值的苹果醋、果胶乃至功能性食品,一系列产品展现了苹果从“论斤卖”到“论克卖”的华丽转身。画家们则从这些现代化的生产线和琳琅满目的衍生品中汲取灵感,笔下不仅有意象化的“甜蜜”,更增添了产业升级的“科技感”。
烟台博士达集团有一座“屋脊上的苹果博物馆”,这里记录着烟台苹果的历史文化以及企业的发展历程。“烟台苹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全国享有盛誉,随着年轻人消费需求的不断改变,我们将苹果鲜果延伸到苹果脆片、苹果汁、苹果果醋、苹果面膜等一系列产品,让烟台苹果这一城市IP以不同的产品呈现在游客的面前。”博士达集团负责人张平介绍:“目前公司已经推出休闲食品、饮料、美妆3大类10多种产品,通过深加工,不仅延长了苹果的产业链,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桃村镇贾家沟村的采收现场,热闹的劳动场面背后,是苹果“再就业”为乡村带来的蓬勃生机。在与果农交流时发现,随着产业链的延伸,苹果的“出路”更多了,果农的收入渠道也愈发多元。与此同时,文创理念的注入为苹果赋予了新的灵魂,苹果木雕刻、果形文创礼品 以及与当地民俗结合的苹果主题艺术品等,这让苹果从单纯的农产品,蝶变为承载地方文化与艺术美学的“栖霞名片”,实现了从田间到展厅的“苹果再就业”。
贾家沟村村头,果农们正在紧张地忙碌,分拣、包装、发货……忙得不亦乐乎,整齐摆放的包装箱内,红的、黄的、绿的苹果格外惹人喜爱,这些彩色苹果可是贾家沟村的热销款。“年年火爆,今年以来已订出7000多箱。”栖霞桃村镇贾家沟村党支部书记赵忠祥笑着介绍,2022年的时候,他和村民突发奇想“消费者买一箱苹果回家,只能尝一种味道,如果一箱苹果可以有多个味道,消费者会不会更喜欢。”基于这个想法,贾家沟村的彩色苹果诞生了。
据赵忠祥介绍,这些彩色苹果都是一些新品种,包括瑞雪、爱妃、黄金维纳斯等品种,他们会根据客户的喜好和需求,推出“一箱三色”“一箱五色”等多种款式组合。除了苹果多彩,贾家沟的营销模式和渠道更出彩。从今年3月份开始,在赵忠祥的带领下,村内开启了新的“苹果再就业”探索。“目前,我们打造推出了20多个AI数字人,通过AI数字人进行农产品直播销售,通过短视频线上引流,通过线下城市推介、线下采摘等多种方式,建设自己的私域阵营,并收到良好效果,一天销量最多时达到一万单。”赵忠祥介绍,现在老百姓的苹果出不了村,都被卖光了。
通过媒体的镜头和艺术家们的创作,一个致力于增值的创新型苹果产业发展,一个根植于乡土的“苹果再就业”故事,展现在了眼前,烟台市通源产业发展集团农业板块负责人、栖霞市苹果产业协会秘书长朱磊表示:“以艺术视角展现苹果产业价值,通过跨界创作挖掘苹果文化内涵,展现栖霞苹果从田间到舌尖、从产品到艺术品的新可能。探索一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品牌宣传推广的特色路径,让‘小苹果’成为驱动地方发展的‘强引擎’。”
闪电新闻记者 董洛颖 烟台报道
上一篇:济南长清万德街道马套村,茶旅融合振兴路 济南市长清区万德街道马套村 长清区马套村
下一篇:稻田蹦迪,草垛听歌!阳春这场乡野派对吸引四万余人次来打卡 稻田蹦迪,草垛听歌!阳春这场乡野派对吸引四万余人次来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