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浪潮下,通用大模型面向市场,让普通人的创意迸发和创造活动有了落地的可能。
腾讯云为普通人打开创意落地的大门。今年以来,腾讯云已陆续举办混元3D创意大赛、混元3D造梗大赛,腾讯云黑客松Agent应用创新挑战赛以及腾讯云黑客松AI Coding全栈开发挑战赛等赛事活动,让AI产品贴近开发者、走近普通人。
截至10月下旬,上述腾讯云各项大赛均已角逐出最终胜者,在1024程序员日活动当天,腾讯云特组织“黑客松冠军工坊”,为大赛冠军颁奖,也为普通人的创意火花和无限潜能嘉奖。
据亿欧网了解,上述三项主要赛事涵盖腾讯多款主流AI产品。
混元3D创意大赛和混元3D造梗大赛是基于混元3D大模型,旨在解决现有3D生成模型在生成速度和泛化能力上的不足。同时,其联手HAI高性能应用服务,帮助开发者解决本地显卡资源限制,发挥云的便利性。
腾讯云黑客松Agent应用创新挑战赛依托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和腾讯元器(面向C端用户的智能体开发平台),向企业、高校和个人开发者提供LLM+RAG、Multi-Agent、Workflow等多种智能体开发框架,推动AI智能体技术应用创新和场景探索落地。
腾讯云黑客松AI Coding全栈开发挑战赛则面向广大开发者,通过使用腾讯云旗下CodeBuddy+Cloud Base智能全栈开发产品组合,真实生成并发布具有使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全栈应用,实现从开发到部署的全链路实践。
本次“黑客松冠军工坊”活动上,上述大赛多位冠军得主接受了媒体采访,讲述了他们在开发过程中的心得。
CodeBuddy,让AI编程真正惠及普通人
亿欧网了解到,本次“黑客松冠军工坊”活动集结了上述多项大赛的冠军获得者,他们在活动现场接受了亿欧网的采访,分享开发经验和产品体验心得。
AI编程赛道的冠军得主杨春鹏,他是一位来自河北的、拥有十年程序开发经验的工程师,谈及此次参赛体验和对腾讯云AI编程工具CodeBuddy和Cloud Base的产品体验,他侃侃而谈、毫不讳言。
本次大赛中,杨春鹏使用腾讯云的AI编程产品CodeBuddy和Cloud Base完成微信小程序应用“简历制作小能手”,作品归属“微信小程序赛道-创新应用奖”类别。
面对媒体采访,杨春鹏讲述了他的创作之路。他告诉亿欧网,之所以做“简历制作小能手”这个作品,是因为看到现在很多毕业生在制作简历时面临诸多困惑,无法真正完成一份适合自己的简历。而这样的困惑也曾围绕着当初毕业时的自己。
因此,用个人的经验和技能让后辈的年轻人在简历制作方面不再走弯路,成了杨春鹏的“心结”。基于这样的初心,杨春鹏结合自己的开发经验和腾讯云的AI编程工具开发了这款微信小程序。
“它的理解能力已经非常强了,基本上不会出现明显的错误。”杨春鹏这样评价AI编程工具CodeBuddy。
作为腾讯云产品的忠实用户,杨春鹏还结合前代产品分享其开发体验。“AI编程最初的插件版本叫腾讯代码助手,那时它的理解能力尚且存在一些缺陷。”他说,CodeBuddy IDE出现之后,它的理解能力已经非常强,基本不会出现明显错误。
杨春鹏分享之前的一款产品案例时说,当时写了500-600行代码,命令CodeBuddy在保留代码核心功能的同时对代码进行优化,使其更加简洁。最后CodeBuddy将代码精简到300行,且极大提升了代码的运行效率。
由于代码生成的高准确性,对于开发者而言,几乎不需要额外的修改工序。“如果有报错CodeBuddy会自行解决错误,然后自行进行下一步。”杨春鹏说。
消除幻觉,提高准确性是当前大模型和Agent应用获得用户青睐的一个重要条件。一款高准确性智能化的AI编程工具对开发者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CodeBuddy的另一个显著优势在于“生态”。传统的开发过程,往往需要前端代码、后端代码以及OSS文件存储等资源库。杨春鹏介绍称:“使用CodeBuddy和Cloud Base执行开发任务时,这两种工具已经将资源库的问题解决,开发者无需操心后续部署、资源数据管理等一系列任务。”
如果不使用CodeBuddy这款应用,开发一款微信小程序至少需要3-4个月才能完成,到正式上线时间要超过5个月。亿欧网在采访中了解到,有CodeBuddy AI编程工具加持后,简历制作小能手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前后只用了15天左右,效率提升超10倍。
“CodeBuddy和Cloud Base极大的减少了重复性工作,提升了工作效率,实现了降本增效。”杨春鹏这样总结这次的开发体验。
他告诉亿欧网,后续会继续结合用户画像等详细数据,借助CodeBuddy和Cloud Base将产品做精、做深,将更加成熟产品推送给用户。
从0到1、从一个人到惠及所有人,最终让“一人公司”成为可能。这是开发者杨春鹏的经历呈现的故事,也是腾讯云带给开发者和所有普通人的故事。
除了AI编程工具令开发者惊艳之外,HAI高性能服务平台的出现也消除了开发者设备运行卡顿、算力不足的困扰。
混元3D创意大赛、混元3D造梗大赛冠军得主王辰飞带来他的两个作品《男神的笑》和《变异雪王攻占东方明珠》,虽然作品基于混元3D大模型,但腾讯云高性能应用服务HAI的支持也是功不可没。
“传统3D渲染和建模对硬件要求较高,而借助HAI与3D混元一体化平台来开发,直接跨越开发过程对硬件设备的限制,两分钟就能生成一个模型。”王辰飞说。
亿欧网注意到,此次的获奖作品还有AdventureX 2025腾讯云AI Coding赛道的创意产品MyWear,腾讯云黑客松Agent应用创新挑战赛企业微信智能体赛道的“智能营销与办公一体化助手营小助”、创新创意类智能体赛道的《数学冒险王》。
这些作品的开发者有学生、有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编程爱好者,但在腾讯云的大赛中,他们都成了AI开发的获胜者。这无疑更加证明了,当AI智能化开发平台面向市场,机会其实属于每一个人。
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
从混元3D大模型、HAI高性能服务器到腾讯云Agent智能开发平台,再到CodeBuddy等AI编程工具,透过大赛和开发者的视角,我们得以看到腾讯AI战略的一角。
腾讯混元通用大模型与多种智能开发平台是其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与战略布局的重要部分,让这些应用面向用户是腾讯“用户为本,科技向善”的选择,腾讯将这样的企业愿景和使命发挥到了极致。
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将社会责任融入产品和服务中,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助力各行业升级,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亿欧网从官方了解到,腾讯云上述三项大赛,除了无差别面向所有开发者之外,还分别在各赛道上线了系统的培训与学习课程,通过在线直播和回放的方式给开发者提供学习平台和技能参考,从底层能力上实现对用户的真正赋能。
上述大赛在奖项设置方面也涵盖不同等级现金奖励、iPad、Air Pods、大疆Pocket3等实用产品。
腾讯云黑客松全栈开发挑战赛
腾讯云黑客松Agent应用创新挑战赛
混元3D创意大赛
如何更好的赋能应用场景,更好的实现迭代与进化,走近用户、贴近普通人无疑是唯一正确的解法。而在这一点上,腾讯走得从容且坚定。
《2025腾讯研发大数据报告》显示,在研发方面,2025年AI与腾讯工程师的关系已经从简单辅助走向深度协同。
报告显示,腾讯超过90%的工程师正在使用AI编程助手CodeBuddy辅助写代码。2025年,全公司有50%的新增代码由AI辅助生成——相当于工程师每写两行代码,就有一行是在AI帮助下完成的。
在代码评审环节,AI参与度高达94%。其中28%的代码问题由AI直接发现并被采纳,推动有效问题检出量提升44%。在AI的辅助下,平均编码时间缩短40%,整体研发效能提升超20%。
报告显示,腾讯对外开源项目超过200个,覆盖人工智能、数据库、操作系统、大数据、大前端等10余个技术领域。有来自国内外770余所高校、超7300名学生参与到犀牛鸟开源人才培养计划中。
稳固技术创新基本盘,真正让用户获益,实现对普通人的技术赋能。腾讯的用户蓝图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