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方 圆,出品丨零售氪星球(ID:LS-KXQ)
零售业激烈变革,总部在北京的物美也抛出转型策略。
2025年,借鉴胖东来模式的“AI新质零售店”(调改店)与主打极致效率的硬折扣业态“物美超值”已相继落地。
10月底的2025年物美供应商大会上,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DMALL创始人张文中向「零售氪星球」等媒体明确表示:“新质零售与硬折扣,是我们基于对消费趋势与商业本质深度洞察所选择的破局路径——也是我们已验证的成功实践。”
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DMALL创始人张文中
在物美披露的整体战略中,AI新质零售与硬折扣是互补关系。前者,注重品类多样化。后者用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快的复制速度,覆盖对价格更敏感的市场,共同满足不同消费层次与场景需求。
相比同行,物美的新质零售调改,更强调AI。硬折扣发展规划,数百店的长期目标和“慢”节奏,也很克制。
张文中说,“我们现在不是特别关注销售额增长,只要认真做好商品和服务,自然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其他的都会是自然而然的。”
而重启中断数年的供应商大会,也是物美在转型路上寻求新同盟的信号。
01
左手:AI加持的新质零售
10月30日,物美超市包括北京沁山水店等最新一轮5家“新质零售店“集中开业。这意味着,今年3月启动迄今,物美全国范围内已完成60家新质零售门店焕新,预计年底将超百家。
图源@官方
官方披露,物美全部调改店的日均销售额和客流量,较调改前普遍增长50%至300%。
首个调改店,3月21日重装开业的北京学清路店,生鲜品类全面增长,熟食、烘焙日均增长分别达到17倍和近5倍,成为 “热门新选择”。 学清路店日均销售额,也从20万元跃升至70万元,迄今日均线下销售增长超2.5倍,日均线下交易次数增长近1.5倍。
张文中坦承,多数调改店开业不足一个月,“盈利模式还在看”。但,销售都有非常显著增长。一些店改造当月盈利。总之,“调改能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能让消费者满意,在经济上是可行的,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
现在的物美“AI新质零售店”,正处在加速复制阶段。
物美成立跨部门项目组,成员来自集团及各子公司,直接向物美超市CEO乔红兵汇报,有效压缩决策链条。
从物美披露的信息看, “AI新质零售店”有如下特色。
明码标价,目前,最终综合毛利率控制在19%左右,处于行业有竞争力的水平。同时,门店分为“社区型”和“购物中心型”两类,物美结合不同商圈客层特征,制定 “一店一策”改造策略。
商品策略是,深度参考胖东来选品逻辑,目前,整体商品结构已接近胖东来的80%。在熟食、烘焙和生鲜等品类,重点扩容和上新。调改后门店,现制加工和烘焙及高品质的生鲜三个品类加一起占销售额50%以上,甚至更高。
图源@官方
张文中说,过去超市相对传统,不自营烘焙,都是联营。但已不能满足新需求,从胖东来经验看,大量自制高品质烘焙是引流品。
品质把控上,物美推行更严苛标准。果蔬品类推进源头直采与全程冷链。鲜活水产品类,升级供应链,专业养殖配送团队从产地到门店无缝衔接,标配专业宰杀服务。今年9月,物美调改店鲜活水产销售增长超200%。
此外,物美还继续通过新品首发、品牌定制以及自有品牌开发等路径,做差异化商品。
目前,AI新质零售店,老顾客占比超30%,其它三分之二是增长的新顾客,大部分本来是物美顾客,通过调改唤回,以及超10%的真正新客受调改吸引而来。
一个亮点是,客群年轻化。30岁以下消费者在增长,30~40岁增长较快。女性消费者,也从55%上升到60%。
物美店改造成本,由于规模化设备集中采购,平均改造成本比首批店下降了约50%。
对于调改店的长期业绩,乔红兵判断,“比如说,以这家店(学清路店)数据看,我们7个月的门店,过去一年的利润对于这个类型店在一两百万,接下来,通过调改利润可能会有两倍、三倍,甚至更多增长。”
在AI新质零售调改中,物美优化了薪酬体系,门店基层员工薪资普遍提升30%-50%,并引入利润分红机制;员工工作时间合理缩短,入职可享受10天带薪年假。
“我们发自内心地对员工好,从而转化为员工发自内心地对顾客好,最终沉淀为顾客发自内心地信任物美,形成清晰的闭环。”
相比同行们的“胖改”,物美更强调AI。
AI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对“一店一策”的精准支持上,团队会“结合着不同区域、不同商圈门店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的商品配置。也反馈到供应商端,促使对方在生产和配送计划同步调整,双向协作。
此外,AI正系统性地颠覆物美传统采购和库存管理体系。商品的汰换与引进,不再依赖个人经验,而交由三个核心指标:渗透率、动销率和复购率。
“过去大家担心出清过量带来损耗,如今AI预测让它得到控制。”AI的精准需求预测,让自动补货成功率显著提升。
这套AI能力,是物美与多点DMALL多年的协同积累。结合AI选品引进新品爆品,实现“汰旧纳新”。经营模式上,物美取消频繁促销、回归天天低价,同时让AI技术覆盖选品、补货等全链条。这个技术引擎,也是物美复杂的“一店一策”和高速规模化复制落地的支撑。
02
右手:专业外援带路的硬折扣
7月25日,物美在京开出首批6家硬折扣门店“物美超值”,8月22日新增2家,计划在约4周后再开2家,届时北京门店总数将达10家。
图源@零售氪星球
物美超值首席顾问陆博洋(Bojan Luncer)认为,硬折扣的核心,在于“通过最高的效率及精准的选品,实现‘价’与‘质’的平衡”。
“物美超值”的努力是,一方面优化运营环节,剔除不必要成本,但品质绝不打折;另一方面,SKU相较传统超市减少90%以上,只保留市场表现最好、最贴合日常需求的商品。
1000多个sku的物美超值与10000多个sku的AI新质零售共享供应链,但有区隔。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硬折扣业态,物美没自行摸索,而是直接引进强大外援团助攻。
曾是德国连锁折扣超市品牌Lidl前CEO的高帕特(Patrick Kaudewitz)和担任过Lidl高管的陆博洋,目前都是物美超值首席顾问。
现任“物美超值”首席商品官的柯豪(Cathal Corcoran),也曾在Lidl工作19年,担任过Lidl采购及美国、爱尔兰等地负责人。
高帕特透露,10个月前,他成为物美顾问,但只是半年前,物美才确定做硬折扣业态。由于自己和团队曾长期深耕赛道,尽管中国已有多个硬折扣玩家,但对物美超值充满信心。
“物美超值”的最终目标是,开出几百家,且,不会快速拓展,慢慢做,逐渐让市场适应这个模式。
“物美超值“,也没有固定毛利率。作为硬折扣老兵, 高帕特认为,硬折扣是以顾客为中心,基于市场竞对情况,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提供更好品质的产品。
对于硬折扣,高帕特的看法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效率,不论门店还是供应链。对顾客购物友好的门店,也对员工友好,尽可能减少员工店内操作。比如,整箱陈列,这些都是硬折扣非常重要的元素,也是物美超值要实现的目标。
在高帕特看来,顾客追求“价值最优,而不是价格最低”。“物美超值”需要让顾客识别出“天天低价”,且品质是市场这个范围最高品质,每个产品都是其能买到的最好选择,这是物美超值未来发展的方向。
陆博洋称:“物美超值是一场战略转型,会重塑物美的未来。硬折扣模式必将成为食品零售行业最坚固的‘支撑’之一。物美超值未来不止在北京发展,还将延申到其他地区,公司会投入所有必要资源。”
一个零售品牌的成功,不止是消费者的逐渐认可和接受,品牌打磨出自己的核心能力,也都需要时间。从这个维度看,“物美超值”对这个业态的成熟,有自己克制的节奏感。
物美的破局之路,刚启程。无论涉及商品结构、服务体验乃至企业文化的深度重构的“AI新质零售”的后劲,还是硬折扣业态的成长,都需要时间与市场的严苛验证。
张文中说,当企业真正“认真做好商品和服务”,消费者的信任与商业的成功或将水到渠成。双线并进的探索,关乎物美的未来,也为中国零售业,提供了一个发展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