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封开:贺江“几字湾”奔流,农文旅融合探出振兴新路 封开南丰贺江旅游开发 肇庆封开贺江视频
创始人
2025-10-30 18:02:00
0

广东肇庆封开县,贺江蜿蜒流淌,像一条碧绿的丝带,串起了青山、稻田和散落的古村落,天然勾勒出一道优美的“几字湾”。三年前,这片丰饶的乡土资源还“养在深闺人未识”;短短几年间,它已蝶变为驱动县域振兴的“黄金走廊”,更成了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一个生动实践。

“百千万工程”正迈向“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时刻,封开县的贺江碧道画廊景区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说话:今年1至8月,景区接待游客量达到6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亿元,同比分别飙升20.09%和41.52%。这串亮眼数字背后,是封开县从生态修复、村容提升到产业“串珠成链”的一整套系统打法,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地生根的真实写照。

【生态优先:一江碧水 从“守护”到“活用”】

“粤桂一家亲,共护一江水。”贺江是粤桂两省区的界河,其治理天然带有跨区域协作的基因。封开主动牵手广西梧州、贺州,不仅在水环境保护上协同立法,还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拧成一股绳,推动全流域共治、共建、共管。

近年来,贺江干流封开段累计建成了47.2公里的碧道,曾经让人头疼的劣Ⅴ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基本不见踪影。国控的小湖塘断面,水质连续五年稳稳保持在Ⅱ类水平,部分月份甚至达到Ⅰ类标准,清澈见底。为了留住江岸的自然野趣,封开坚持“零工业”“零餐饮”的铁律,大力推进岸线复绿和林分优化。据统计,累计完成林分优化1.75万亩,新种下的乡土树苗达81.3万株。这份对生态的执着,也让封开成功入选了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县。

“以前江边很多枯竹杂乱无章,我们清理了6000多簇,补种上本地的阔叶树,就是想让大家能‘透林望见河、走近去赏河’。”封开县一位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介绍道。如今,贺江的生态岸线绿道全线贯通,骑行漫步皆宜,更在今年被评为“广东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上两图为封开贺江碧道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前后对比图。

【旧貌焕新颜:“旧村”变“景村”的乡村美学】

驱车行驶在贺江边,视线所及,米黄色的墙面、浅棕色的装饰线条、橙色的坡屋顶农房点缀在青山绿水间,构成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这正是封开推进“景村一体”风貌提升工程后最直观的变化。

为了兼顾效果与成本,当地颇具匠心地将沿岸区域划为“精品段”和“非精品段”,分别采用了“真石漆+半坡顶”和“乳胶漆+小坡檐”的不同工艺。前者突显文旅地标感,后者则注重经济实用与整体协调。截至目前,全县已有851栋房屋“改头换面”,沿线自然村全部达到了美丽宜居的标准。

走进江口街道的台洞村,更能感受到改造的精细。设计师团队深入挖掘岭南建筑特色,提取青砖、坡檐、木质格栅等元素,对村里近90栋农房进行了“一户一策”的个性化设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里的污水处理站,通过巧妙结合光伏发电和智能监控技术,竟被打造成了一处“微景观”,昔日的“污水沟”边,如今成了村民休闲散步的“景观河”。

【产业活化:闲置资源变身多元业态】

在封开,“产业融合”不是生硬的拼凑,而是对沉睡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与重塑。当地秉持“修旧如旧,功能焕新”的理念,让不少闲置资产重新“活”了起来,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发展新路。

贺江边上的“贺江别苑”,前身只是一块不起眼的闲置宅基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这里不仅建起了获评“国家丙级旅游民宿”的主题民宿群,还探索出“住宿+体验+文化”的复合经营模式。二期建设的房车营地、休闲碧道等配套设施,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旅居生态系统,吸引游客从匆匆“过路客”变为悠闲“度假客”。


“贺江别苑”,前身只是一块不起眼的闲置宅基地。


现在的“贺江别苑”建起了主题民宿群。

贺江水上休闲运动中心的火爆,则体现了另一种资源活化思路。封开人不再仅仅满足于“看江”,而是把贺江这条母亲河变成了“玩水”的大乐园。皮划艇、摩托艇、水上飞人……各种新潮项目的引入,让静态的江景变成了动态的体验场,单日最高接待3000人的纪录,足以证明这种体验式消费的强大吸引力。

大洲镇的“蓝朋友”蓝染文创项目,则跳出了传统农业的窠臼。项目采用“公司+基地+村集体+院校+农户”的模式,将蓝染原料(板蓝根、蓼蓝等)的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与蓝染技艺的研学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这一创新不仅为当地带来了150个就业岗位,更为村集体每年增加了实打实的10万元收入。

更高阶的融合思维体现在台洞片区的“粤桂五乡人”项目上。通过引入专业运营团队,以“风貌塑形+产业赋能”双轮驱动,不仅建起了青创中心、直播基地等平台载体,还同步引进了丝路茶驿、特制酱油酿造基地等独具地方风味的产业。这种系统性的赋能,正推动台洞片区从过去的单点开花,迈向整个区域价值的整体提升。

【文化赋能:从厚重历史到鲜活IP】

贺江边的台洞村,有一个别称——“励志新村”。这个名字源于1994年那场特大洪灾后的重建历程。如今,村里的感恩亭、清风廊以及竹林中的廉洁课堂,不仅是村民休憩的场所,更沉淀为凝聚党群情感、传承奋斗精神的地标。

“我们深挖当年抗洪重建的历史细节,把‘励志’‘感恩’‘廉洁’这三个核心元素提炼出来,打造成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文化IP。”台洞村的负责人自豪地说。这个生动的乡村振兴故事,后来还登上了央视《山水间的家》栏目,全网播放量突破9亿,每年吸引近百批次的研学团体前来参观学习。

不止于台洞。封开还系统梳理了县域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两广最早的政治文化中心——广信文化、承载千年商贸记忆的潇贺古道、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传奇故事等,并将这些元素巧妙融入旅游线路和体验项目中,让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绵长而深厚的精神动力。

【机制保障: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发力”】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实践中,封开并非单打独斗,而是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与社会力量的协同,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

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封开巧用“以地换地”等方式,成功腾挪出超过6000亩的连片土地,为后续的产业项目落地备足了空间。“家底”也要盘活。农村“三资”管理改革,让43份不规范合同得到清理,12宗集体资产通过线上平台公开招标,确保了集体利益最大化。

社会力量的参与同样可圈可点。央企中铁二十三局、十二局等,以“公益+微利”的模式投入2150万元,参与了298栋农房的风貌改造;来自高校的“双百行动”团队也深入乡村,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墙绘美化、电商直播带货、庭院绿化设计等帮扶活动。一个“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群众主体、高校助力”的多方共建格局正在封开形成。

【成效初显:“封开路径”绘就绿美共富图】

截至目前,贺江沿岸所有行政村的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均已超过15万元大关,其中更有7个村突破了20万元。核心村的村民,人均年收入也稳步增长至2万元以上。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勾勒出一条以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封开路径”。

“我们做的不仅仅是打造一条风景优美的滨江带,更是在探索一条怎么把绿水青山实实在在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子。”封开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景村一体”的发展模式,力争让贺江碧道画廊从一时的“网红打卡地”变为持续吸引人流的“长红风景线”,为全省“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贡献更多可借鉴的“封开智慧”。

【记者手记】

一湾碧水活 全村百业兴

贺江,这条在粤西大地蜿蜒流淌的江河,在封开境内拐了一个“几”字形的大弯。如今,这道湾,正悄然映照出广东乡村振兴千帆竞渡的生动图景。

封开的实践,贵在系统思维。从源头的生态治理,到村容村貌的“美颜”,再到闲置资源的“点石成金”,以及地方文脉的“活化传承”,环环相扣,逻辑清晰。他们没有满足于简单的“穿衣戴帽”,而是深入肌理,重塑业态;他们也没有止步于“守住青山”,而是积极探索“活用绿水”。无论是“景村一体”的精细设计,还是“五维联动”的产业模式,抑或是多方参与的共建机制,都体现出一种因地制宜、求真务实的态度。

当绿水青山真正开始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创业生活,“百千万工程”的宏伟蓝图,便在这贺江之畔,有了最真实、最温暖的底色。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蔡雯

通讯员:封开县委宣传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特...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中美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互动,更是影响国际格局和全球经济的一条重要纽带。...
【西街观察】AI上市,大浪淘沙 人工智能的资本旋风,比以往来得更加猛烈。10月30日,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OpenAI也传出2...
中国高科三季报:AI持续赋能职... 10月30日,中国高科(股票代码:600730)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
YouTube围绕AI进行重组... 新榜讯 10月29日,美国媒体报道称,谷歌旗下视频流媒体平台优兔(YouTube)正进行重组,聚焦人...
西藏林芝:层林尽染 恰是金秋好... 来源:新华社位于藏东南的林芝市正值深秋,彩林与雪山形成壮丽的秋日美景。国道318从彩林中蜿蜒而过,过...
天津警方通报“天津蓝天格锐电子... 2025年10月30日,公安河东分局发布一则情况通报:
打造文旅新地标!重庆市巴南区“... 记者从2025巴南区南泉街道农文旅融合发展新闻发布会获悉,巴南区南泉街道联合巴洲产发集团在自由村打造...
霜降染透千亩枫!青岛张家楼藏着... 霜降过后的青岛西海岸,被一场突如其来的 “红色风暴” 席卷。当第一缕秋阳穿透张家楼街道画美达尼片区的...
原创 泽... 近年来,俄乌冲突如同一个庞大的漩涡,将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一并卷入。这场战争已持续近四年,双方在战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