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江苏的双遗产奇迹!水上千垛美成油画,四季都有封神级风景 藏在江苏的双遗产奇迹!水上千垛美成油画,四季都有封神级风景
创始人
2025-10-26 12:32:03
0

“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 当春风掠过江苏里下河腹地,兴化千垛景区便会化作金色的海洋。3000 多座四面环水的垛田如同漂浮在碧波上的岛屿,被金黄的油菜花层层覆盖,乘船穿行其间,仿佛闯入宫崎骏笔下的梦幻世界。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片震撼人心的景观并非天造地设,而是先民们用七百年光阴书写的治水传奇,更是手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 “双遗产” 瑰宝。



千垛景区的灵魂在于垛田,这片总面积逾万亩的土地,藏着中国人与自然相处的生存智慧。兴化地处里下河腹地,平均海拔仅 1.5 米,是江苏海拔最低的 “锅底洼”,自古便饱受洪水泛滥、海水倒灌之苦。为了在水乡求得生机,先民们在沼泽湿地的稍高处,用铁锹挖起河底淤泥,一筐筐堆积成高出水面 1 至 4 米的田垛,这种 “与水争地” 的创造,逐渐形成了如今沟沟相通、渠渠相连的独特肌理。



关于垛田的起源,当地还流传着与宋金战争相关的传说。据说当年金兀术在此开挖八卦形战壕,后来江淮上游的冲积泥沙让地形逐渐增高,战壕演变为水沟,土丘则成了小岛,最终形成了千岛田园的雏形,如今景区内的 “八卦田” 遗迹,便是这段历史的鲜活见证。而真正让垛田得以延续的,是先民们发明的 “罱泥”“扒苲” 等传统耕作方式 —— 他们将疏浚河沟挖出的泥浆与杂草堆积到垛田上,既为作物提供了天然有机肥,又清理了河道,实现了生态循环的良性运转。



2014 年,“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 年,“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 又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份 “双遗产” 荣耀的背后,是垛田在防洪、灌溉、生态等方面的卓越价值。明清时期,为保障漕运,运河 “归海五坝” 频繁开启,里下河地区成为行洪通道,而高可达五六米的垛田却能安然躲过洪水侵袭,成为百姓的 “保命田”。如今虽然防洪压力减轻,垛田高度有所降低,但这套灌排体系依然在滋养着这片土地,让垛田成为研究湿地农业的珍贵标本。



季节的流转,为千垛景区披上了五彩斑斓的外衣,让这里摆脱了 “一季游” 的局限,成就了 “春看菜花、夏赏荷花、秋品菊花、冬观芦花” 的四季盛景。



春季无疑是千垛最热闹的时节。每年 3 月中旬至 4 月底,4600 亩核心观光区的油菜花竞相绽放,金色的花海与蓝天碧水相映成趣,远远望去,仿佛大地铺展的金色锦缎。清晨七点多的景区最为迷人,薄雾尚未散尽,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垛田上,水面倒映着花影,微风拂过,花香与水汽交织成清新的气息。此时登上望天塔,360 度俯瞰全景,千座垛田如同金色的岛屿点缀在碧波之中,随手一拍都是无需滤镜的绝美画面。若想深入花海,不妨坐上网红小火车穿越金色隧道,或是乘一叶小木船在垛间水道穿行,体验 “船在水上行,人在花中游” 的诗意,此刻才懂为何这里能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油菜花海第一名,跻身全球四大花海之列。



夏日的千垛则多了几分清凉静谧。油菜花谢去后,绿油油的香葱、龙香芋铺满垛田,偶尔可见农民戴着斗笠在田间劳作,勾勒出质朴的田园画卷。部分垛田改种了荷花,粉嫩的花苞亭亭玉立,荷叶挨挨挤挤铺满水面,傍晚时分,夕阳为荷叶镀上金边,偶有白鹭掠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让人想起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的诗句。此时走进景区附近的村落,还能尝到刚从田里摘下的新鲜蔬菜,简单清炒便满口鲜香,这是属于水乡的本真味道。



秋日的千垛是丰收与浪漫的交织。9 月至 10 月,万寿菊与菊花次第开放,将垛田染成温暖的橙黄色,与清澈的河水形成鲜明对比。这个时节的景区充满了烟火气,“观景 + 品蟹 + 茶饮” 的组合套餐备受青睐,游客凭票就能兑换肥美的兴化大闸蟹,剥开蟹壳,金黄的蟹黄饱满诱人,配上当地的明前茶,鲜而不腻。若是恰逢国庆假期,还能遇上 “蟹逅水浒・宋韵瓦市” 沉浸式市集,身着宋制古装的 NPC 穿梭其间,“好汉迎宾”“扈三娘比武招亲” 等互动演出精彩纷呈,让人仿佛穿越回南宋江湖。夜幕降临,大型实景演出《国戏盛焰・典藏启境》震撼登场,全息投影、激光、水幕特效与武术、地方戏曲相结合,再现了梁山好汉张荣抗金的历史场景,烟花在夜空绽放时,整个垛田都被笼罩在梦幻氛围中。



冬日的千垛虽少了花海的绚烂,却有着水墨画般的意境。芦花在寒风中摇曳,洁白的花絮随风轻舞,落在水面上,顺着河道缓缓流淌。此时的景区格外宁静,只有河水潺潺和鸟鸣声,偶尔可见渔民划着小船在河沟中捕鱼,夕阳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若是遇上降雪,白雪覆盖在垛田上,天地间一片洁白,河道如银带缠绕其间,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冬日雪景图,别有一番韵味。



千垛的魅力,不仅在于自然景观的变幻,更在于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 “种风景、富农民” 的生动实践。自 2009 年第一届千垛菜花旅游节举办以来,这里便从一片农田逐渐成长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2019 年更是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垛田文化,景区打造了丰富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夜间的《壹念・千垛》生态水乡风情演出,利用无人机、激光投影等现代科技,将垛田的形成历史、农事场景娓娓道来,当灯光在垛田与水面之间流转,仿佛能看见先民们垒土成垛的身影。景区还将文化传承融入细节,在步道旁的展示牌上,详细介绍了 “罱泥”“戽水” 等传统农事技艺,偶尔还能看到老艺人现场演示,让游客直观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周边的村落也因旅游发展焕发新生。千垛镇东旺村内,如今已有近百家农家乐和四十多家民宿,村民们从 “种庄稼” 变成 “种风景”,旅游收入近两千万元。耘朵民宿便是其中的代表,推窗可见水杉林,湖景房自带露台,夜晚听着蛙鸣入眠,清晨被鸟鸣唤醒,成为许多游客的住宿首选。附近的沙沟古镇则保留着明清老街的风貌,暮色中的街道像打翻的蜂蜜罐,散发着温暖的气息,这里的沙沟鱼圆 Q 弹爆汁,藕夹子外酥里嫩,坐在临河茶楼听一曲评弹,晚风都带着茉莉香。



美食是了解当地文化的最佳途径,千垛周边的风味小吃藏着水乡的烟火密码。烫干丝堪称一绝,师傅的刀工精湛,将豆腐干切得细如发丝,配上姜丝、虾米和酱油,拌开瞬间香气四溢;蟹黄汤包更是不容错过,咬破薄薄的面皮先吸汤汁,鲜甜的汤汁混着颗粒分明的蟹黄,让人回味无穷;还有入口即化的藕粉圆子、鲜掉眉毛的秧草烧河鱼,每一样都让人难忘。若是想带些特产回家,万兴大典的麻油干丝、当地的香葱都是不错的选择,能把水乡的味道延续到远方。



随着游客日益增多,景区的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2022 年实施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新建了公厕、设计了无障碍通道,对景区内部进行了综合整治,还对北侧画舫码头游线进行了清淤。景区内增设了音响广播设备,完善了交通指示标识,让游客的游玩体验更加顺畅。不过前往游玩也有一些小技巧,比如清晨七点半开门时就入园能抢占最佳观景位,穿浅色裙子拍照更出片,但要注意木栈道青苔较多,最好避免穿小白鞋。交通方面,自驾最为方便,沪陕高速兴化南出口有超大停车场,若是乘坐高铁到泰州站,打车或拼车前往都很便捷。



如今的千垛景区,正站在申遗十周年的新起点上。为了让这份 “双遗产” 持续绽放光芒,兴化制定了专门的保护规划,2021 年《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明确禁止擅自取土、平垛等破坏行为。十年来,当地每年投入 3000 万元以上疏浚垛田河沟,累计投入超 13 亿元实施退圩还湖工程,还精准划定了 21.62 平方公里的垛田保护区,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同时,兴化垛田研究会成立后,创作了长篇小说《垛上》、电影《垛上花》,还将垛田文化纳入地方小学课程,让这份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专家们也为千垛的未来出谋划策,有人建议在核心区恢复部分垛田原貌和高度,让游客更直观理解其演变史;有人提出要加强科普展示,让游客深入了解农、林、渔及灌溉系统的联动价值;还有人强调要关注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整理口述史让更多人听见他们与垛田的故事。而兴化正沿着 “四季花海” 的思路不断探索,让更多人来到这里,不只看菜花,更读懂垛田背后 “垒土成垛,择高向上” 的精神。



从先民垒土成垛的生存智慧,到如今 “双遗产” 加持的文旅胜地,千垛景区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时光的故事。这里没有乌镇西塘的喧嚣,只有风吹垛田的沙沙声;没有千篇一律的商业化,只有老茶客闲话家常的烟火气;没有滤镜堆砌的虚假美景,只有四季流转的自然馈赠。



无论是春日追一场金色花海,夏日寻一片清凉绿意,秋日品一味蟹肥菊黄,还是冬日赏一幅水墨画卷,千垛总能用最本真的模样打动人心。当你站在望天塔上俯瞰这片土地,看着船只在水道中穿行,看着农民在田间劳作,便会明白:这里不仅是一处景区,更是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见证,是值得代代守护的文化瑰宝。而这份瑰宝,正等待着更多人前来读懂它的故事,感受它的魅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晴朗的秋天,必逛大明湖 晴朗的... 王中伟 摄晴朗的秋天,必逛大明湖晴朗的秋天,必逛大明湖晴朗的秋天,必逛大明湖晴朗的秋天,必逛大明湖晴...
“问道渝黔山水间·定义乌江新画... 10月25日,烟雨轻笼龚滩,为“问道渝黔山水间·定义乌江新画廊”酉沿精华段首航仪式平添一抹诗意的水墨...
弄堂听交响、商场逛狮城、古镇遇... 百年弄堂街区变身“不夜版城市新玩场”,市中心商场里有着浓浓南洋风情,有千年古镇“仙气袅袅”,国风IP...
从“看景”到“入戏” 服务消费... 今年以来,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新场景、新体验不断涌现。在文旅融合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景区依托“文化...
山水间的家丨翠冠梨园铺富路,四...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梨果凝香,江苏常州市郑陆镇查家村聚力翠冠梨产业,积极修复昔日矿坑,发展乡...
藏在江苏的双遗产奇迹!水上千垛... “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 当春风掠过江苏里下河腹地,兴化千垛景区便会化作金色的海洋。30...
京彩阅游记|钟鼓楼边闻京声 京... 本文转自:人民网 为何在中轴线北端设钟鼓楼?108下钟鼓具体怎么敲?钟声鼓声如何承载着社会秩序和节奏...
科大讯飞中标:中航技国际经贸发...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中航技国际经贸发展有限公司10月23日发布的《...
京彩阅游记|运河“北上” 京彩... 本文转自:人民网 沿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段漫步,随作家徐则臣《北上》的笔触,一起探寻运河千年文脉:登大...
还在拼命加 GPU?AI 应用... 作者 | 天子、冯嘉、向阳、连城、源启 过去十年,我们通过中间件、数据库与容器技术,奠定了云原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