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游船载着游客在碧蓝湖面上航行。西林县委宣传部供图
碧波荡漾的万峰湖横跨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千百座峰丛如青螺浮水,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这里不仅有“山水画卷”的生态盛景,更流淌着粤桂协作的深厚情谊。近年来,西林县依托粤桂协作资金,在马蚌镇这片壮乡仙境中打造起集生态观光、民俗体验、休闲垂钓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让清澈湖水成为连接南粤与桂西腹地的“黄金水道”,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山水为媒 粤桂协作铺就旅游坦途
“以前游客想来万峰湖,只能在岸边远眺,粤桂协作资金采购了游船后,游客可以零距离感受湖光山色了!”该县马蚌镇村民朴实话语道出了东西部协作带来的新变化。2024年,通过粤桂协作机制投入340万元资金,购置了2艘旅游客船和2艘交通艇,如同在万峰湖上架起了“水上金桥”。这不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升级,更是粤桂“航运+旅游”融合模式的生动实践。
如今西林县万峰湖旅游度假区,已建成八大河、平寨、坝桑等旅游码头集群,配套生态停车场、亲水步道和景观亭榭,45公里环湖公路串联起散落湖畔的美景。红绸湾国际淡水休闲垂钓基地里,钓台沿湖而建,成为全国垂钓爱好者的打卡地;游客集散中心内,“千年句町·九香西林”的文化元素随处可见,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底蕴。从基础设施到服务配套,粤桂协作资金如涓涓细流,滋润着万峰湖旅游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游船运营截至目前,游船接待游客近1万人次,开启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全新体验。
文化为魂 民俗活动点燃跨省热情
“唱山歌嘞——这边唱来那边和!”每年“三月三”,万峰湖畔都会响起嘹亮的山歌。在粤桂协作助力下,西林县在马蚌镇举办的“三月三”山歌节暨泼水节,已成为桂滇黔三省(区)群众共庆的文化盛宴。2025年三月三节日期间,有1.6万名各族游客欢聚一堂,看民族歌舞、游万峰湖山水、赏非遗打铁花、参与泼水狂欢,在篝火晚会中手拉手围成民族团结的“同心圆”尽情欢乐。
这仅是西林万峰湖旅游度假区文旅融合的一个缩影。依托当地群众文化联盟平台,度假区将壮族歌圩、布依族八音等民俗文化融入旅游体验,该县打造“三省(区)交界生态游”精品线路。红绸湾垂钓大赛期间,不仅有国内外垂钓爱好者同场竞技,更有九香西林美食展、篝火文化晚会同步上演,让游客在休闲娱乐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非遗铁花在空中绽放如漫天星辰,与湖面波光交相辉映,恰似粤桂协作之花在壮乡大地绚丽盛开。
效益为尺 同心共绘振兴画卷
游船码头旁,曾以捕鱼为生的村民如今开起了农家乐,“游客多了,腊肉、土鸡都成了抢手货,年收入比以前增加了许多!”这是万峰湖旅游度假区带动民生改善的真实写照。通过群众发展、村集体统一管理的发展模式,粤桂协作资金不仅激活了旅游资源,更建立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沿湖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数据见证变迁:截至2025年,桂滇黔三地依托万峰湖旅游度假区资源,共接待游客超10余万人次,创马蚌镇旅游新高。这组数字背后,是粤桂协作“引客入桂”机制的持续发力——借助粤桂协作“千年句町 九香西林”专列游船、八大河——三江口自然山水画廊旅游线路等平台,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万峰湖,感受“一鸡鸣三省”的独特风情。从单一渔业到多元文旅,从封闭山村到开放景区,万峰湖的蜕变正是粤桂协作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乘协作东风,游万峰仙境。如今的万峰湖,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在这里,游客可以乘坐粤桂协作游船探秘湖光山色,在民族节庆中体验文化交融,用渔竿垂钓诗意生活。随着粤桂协作不断深化,西林这片壮乡明珠必将绽放更耀眼的光彩,成为连接南粤与桂西腹地的文旅黄金节点,书写更多“生态美、文化兴、百姓富”的新篇章!(王勇 黄燕群 赵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