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评论员 舒桂林
9月28日,全球首家人工智能6S店在龙岗落地。一场看似“开店”的寻常举动,实则是龙岗区以“ALL IN AI”战略撬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深度实践。
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布局,到“前店后厂+6S”的模式创新,龙岗正以具象化的载体,破解人工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分散、转化不畅、生态割裂”的痛点,为区域AI高质量发展画出清晰的“路线图”。
以“战略布局”锚定全球高地,是龙岗AI发展的核心定力。不同于零散的产业试点,6S店定位为“AI硬件产业全链路贯通的实体载体”,这背后是对“AI龙岗”新高地的精准谋划:不再满足于单一环节的突破,而是通过6S店串联起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落地的全流程,让“基础研究有方向、技术攻关有支撑、成果转化有通道”。
这种“全链条思维”,既契合人工智能产业“软硬协同、生态共生”的特性,更让龙岗在全球AI硬件竞争中,抢占了“生态整合者”的关键位置,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高地筑牢根基。
用“生态赋能”激活产业合力,是龙岗破解AI发展瓶颈的关键抓手。AI硬件产业的痛点,往往在于“创意找不到供应链、产品对接不上资本、企业融不进资源圈”。而龙岗以6S店为核心构建的“一店两平台一联盟一加速器”框架,恰好搭建了一个“资源撮合器”:CSDN与华秋电子的联手,打通了人才、制造与供应链的壁垒;湾区智能硬件产业联盟的参与,让企业不再“单打独斗”;资本与加速器的加持,更让创新想法能快速落地为产品。
这种“系统化产业矩阵”,不是简单的资源堆砌,而是让产业链各环节“环环相扣、彼此赋能”,真正实现“1+1>2”的生态效应。
靠“创新模式”打通转化堵点,是龙岗推动AI产业化的独特智慧。“前店后厂+6S”的双驱动模式,精准击中了AI硬件“从创意到产品”的转化难题:前端的展示体验中心,既能让全球爆款与本土创新产品直面市场,也为企业提供了“用户反馈—产品迭代”的快速通道;
(下转A03版)
(上接A01版)后端的孵化加速平台,依托龙岗的制造与供应链优势,让“创意图纸”能快速变成“实体产品”。再叠加“展示、销售、培训、社群、解决方案、孵化”六大服务,相当于为AI创业者铺设了一条“从0到1再到N”的全链路跑道。
这种“前端贴近市场、后端支撑创新”的模式,让龙岗成为AI硬件创新的“策源地”与“转化器”。
以“场景体验”拉近科技与生活,是龙岗AI高质量发展的人文温度。高质量的产业发展,终究要回归“服务人”的本质。6S店里的鸿蒙与小智AI体验区、六大生活场景互动、机器人讲解表演,没有停留在“炫技”层面,而是让AI科技走进“日常”:公众能直观感受AI如何优化家居、提升办公效率,创业者能在场景中找到产品创新的方向。
这种“全球视野与本土创新融合”的体验设计,既展现了中国在AI操作系统与核心技术上的硬实力,更传递出龙岗“科技服务产业、科技贴近生活”的定位,让“人人皆创客,万物可AI”的愿景不再是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全球首家人工智能6S店的启幕,不是龙岗AI发展的终点,而是“高质量进阶”的起点。未来,随着生态的持续完善、模式的迭代升级,龙岗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吸引全球AI资源汇聚,既为深圳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提供“龙岗支撑”,也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龙岗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