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况玉
游客观看冷湖石油基地遗址简介。人民网 况玉摄
“这里真是太漂亮了,和我们那里的景色完全不一样,湖水比翡翠还要美。”来自上海的游客程女士看着碧绿的翡翠湖感慨道。
在西北边陲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积极响应青海省委、省政府“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凭借其独特的地质地貌与优越的天文观测条件,精心规划出一条融合梦幻盐湖与星际基地的探秘线路。
“这趟列车以‘银发旅游’为引擎,串联西宁、茫崖、大柴旦三地,以‘一线多游’模式激活服务消费新场景,为青海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青海省商务厅厅长刘汝鹏表示。
5月18日18时30分,青海省首列“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夏都西宁・魅力海西・秘境茫崖”5.19银发旅游专列从西宁市鸣笛启程,为茫崖市文旅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也标志着这座丝路文化古城正式掀开文旅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
银发专列打造“一线多游”的丰富体验,自西宁市出发后,一路串联海西州艾肯泉、黑独山、翡翠湖及水上雅丹等鬼斧神工的奇异景观,规划出6天5夜的闭环旅行线路,让银发游客得以悠然领略青海风光,尽情享受“慢游青海、乐游青海”的惬意之旅。
今年,茫崖市艾肯泉景区迎来全面升级焕新,全方位提升景区品质与吸引力,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游玩体验。景区入口处全新打造的商业区域,成为游客休憩娱乐的好去处。街区内,售卖当地特色手工艺品的店铺琳琅满目,摆满茫崖特色美食的小吃摊位香气四溢,游客在饱览美景之余,还能在此大快朵颐,选购充满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踏入景区,新铺设的木栈道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贯穿景区各处。游客沿着栈道缓步前行,不仅能近距离感受艾肯泉周边的独特魅力,还能与沿途精心设计的各类打卡点不期而遇。其中,景区新添置的共享无人机更是成为游客探索这片神奇土地的“空中之眼”,让大家得以从全新视角领略艾肯泉的壮美。
“这趟专列,真是不虚此行。”来自湖北的游客常红生放下手中的相机后告诉记者,现在的黑独山不仅景美,旅游设施也相对完善,回家后会告诉身边的朋友,让他们也来转转。
与此同时,茫崖市与中国旅游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推进黑独山风景区临时开放建设项目。目前,黑独山风景区已完成用电、用水、网络等基础设施接入,全长17公里的景区进出道路畅通无阻,215国道线旁的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旅游公厕、宽敞的游客停车场等各项临时开放工程均已完工。此外,旅游线路、交通保障体系、文明倡导标识等也得到全面优化,该景区已于5月21日正式开门迎客。
从年初蓬勃发展的“冰雪经济”,到春节期间热闹非凡的“年味经济”,再到如今备受瞩目的银发专列,茫崖市的文旅消费热度一路高涨。
5.19银发专列的成功开行,不仅为茫崖带来了大量客流,更是一次成功的文旅宣传策略破圈实践。从过去单纯的“景观宣传”转变为如今的“生态体验”推广,从“单向推广”升级到“情感共鸣”,专列通过适老化服务设计、沉浸式场景构建、多维度传播矩阵,将茫崖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人文内涵精准传递给目标客群。
“此次专列的顺利落地,是茫崖市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战略的关键实践。银发专列的开行,极大地提升了‘秘境茫崖’的品牌辨识度。从西宁站启动仪式上的青海好物展示,到茫崖站热情洋溢的民族文化迎宾,再到行程中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体验,形成了‘上车即体验、下车即沉浸’的全域旅游氛围,有效提升了茫崖文旅的美誉度和游客复游率。”茫崖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闫学强说。
游客行走在黑独山旅游栈道上。人民网 况玉摄
茫崖翡翠湖。人民网 况玉摄
游客与艾肯泉文创玩偶合影。人民网 况玉摄
水墨黑独山。人民网 况玉摄
“恶魔之眼”艾肯泉。人民网 况玉摄
茫崖翡翠湖。人民网 况玉摄
冷湖石油基地遗址。人民网 况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