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件小事,在生命面前。
是了,爱情的噱头、敏感的话题、云集的明星、世纪绝症下的死亡阴影......介乎于文艺和商业之间的定位,既调和了观众的口味,也成功推动了顾长卫的必然转型。
所以,纵然《最爱》不会是顾长卫最好的电影,但它依然能让顾长卫获得由第20届上海影评人奖颁发的“最佳导演奖”;依然能让再次出演乡村女角色的章子怡捧回“最佳女演员奖”;依然能在商业电影类型化日益横行的今天,让《最爱》获得了众人赋予的“存续了第五代电影人点燃的文艺片火种”的荣誉。
坊间一再传闻,此100分钟时长的“阉割版”《最爱》,并非顾长卫的初衷——原本他想要拍摄的,是一部时长150分钟,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社会大片。然而,从《魔术外传》到《魔术时代》,再从《罪爱》到《最爱》,片名的更迭逐渐缩小了他想要展示的电影全貌,甚至精髓。而造成如今这种结果的,各种让人憋屈的理由,不说也罢!因为,就连顾长卫自己,都曾在采访中说到过“若一开始就要删减50分钟,绝不干,扭头就走。”
事到如今,《最爱》作为能够全国公映的电影,虽然总是笼罩在“被阉割”的阴影下,但就影片自身来说,故事发生的背景没有变,变化的只是故事的主线,以及形式。所以,对于导演的勇气,以及他所秉承的个人主义,人们更多的是理解,和嘉许。
原本,这将会是一部以人物群像的集体陨落,来刻画艾滋病病人生活的社会题材电影。尽管影片的宣传方也一再祭出了“世纪绝症下最伟大爱情”的旗号,但比之顾长卫在处女作《孔雀》里对个体生命悲鸣的刻画,以及《立春》里对主人公理想主义的渲染来说,《最爱》的爱情噱头其实单薄的可怕,远远没有影片宣传的那样让人动心。所谓的爱情,在电影里,只能作为一种被妥协过的证据而存在。
上一篇:怎么和孩子谈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