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时,自知画竹不如郭秀才,可他并没有气馁。他发现郭秀才家的南园里有一大片竹林,就仔细观察,根、梢、节、叶全部瞅在眼里,回家后便挥笔作画。就这样,每月三、六、九就去南园观竹,一跑就是7年,也画了7年竹子,画幅足足有7大车。
这年,郑板桥要卸任了,临行前,还是带上酒肴去郭秀才家。喝罢酒,郑板桥要作画留念,郭秀才便亲自铺纸研墨,高兴伺侯。
郑板桥早已胸有成竹,拾起笔来,“刷刷刷”几笔,3杆竹子画了上去。郭秀才惊奇地叫道:“神了,神了,真是神了。”他想:7年前他画的竹子可是比我差一大截呵。他说:“父母官是啥时候把我南园的竹子‘偷’去的?”
郑板桥笑着说:‘仁兄,这竹子可不是偷的,是我用7年酒肴换来的。”说罢,顺手就在画上题一首诗:七载春风在潍县,爱着秀竹郭家园,今日画来还赠郭,旧友重叙旧华轩。
后来,他画的《墨竹园》,墨竹数竿,以大石头为背景,笔锋苍劲有力,并且加了很长的题款。题款是:“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已见,惟在活而已矣。”
上一篇:生物课前三分钟做什么?
下一篇:天才摄影师是怎么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