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0日,新浪微博以公告形式确认将开放140字限制,1月28日起对会员开放,2月28日起全面开放。微博发文不再讲究简洁精炼,微博还是那个“微”博吗?
分享署名“姜伯静”的一篇评论文章:微博,也许将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微博了。
微博取消140字限制,微博还是那个“微”博吗?
1月20日,新浪微博以公告形式确认将开放140字限制,1月28日起对会员开放,2月28日起全面开放。新浪微博CEO王高飞转发了这则消息并表示,信息流里面只会显示140字,不影响阅读,发布的时候超过140有提示,写太多了降低传播率。
而就在不久之前,Twitter公司计划把字数限制从现有的140字符扩大到1万字符。我发现,微博这个Twitter的中国门徒在响应速度上着实不慢。
发文不再讲究简洁精炼,微博还是那个“微”博吗?消息一出,各路网友纷纷开始站队。吐槽的表示,取消了字数限制,难以想象关注的那几位话痨得刷屏成啥样儿;点赞的表示,写微博不必像发电报,限制太严让人话都不会说了。在业内专家看来,放开字数限制也将大大提高微博的传播效果,对微信公众号形成冲击。
此时我就想, 微博取消140字限制,究竟算是亦步亦趋,还是险中求变?亦或是多此一举呢?
1、首先,是亦步亦趋吗?
中国互联网是个习惯模仿并且善于模仿的家伙,我们几乎找不到太多我们自己原创的产品。幸运的是,我们的模仿往往很成功。而模仿的模板,则往往因为无法进入中国市场或者本土化做的不够而只能看着模仿者过滋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