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清楚的记得,曾子墨的名字和她的《社会能见度》一起曾经出现在我的高考作文中,而那篇作文的主题是责任。
一年之后,机缘巧合读到了她为节目三岁生日所写的《生命之痛》。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心情着实沉重,开始感慨那些真实的震撼。幸而仍有这样的渠道让我们能看到隐藏在社会底层的问题,让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透明,想到此,又略感欣慰。
生存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然而生命中究竟有多少美丽和欢笑,又有多少残酷和悲凉。感谢上天的恩赐,在看到了他人的灰色人生之后,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学会珍惜,不懂得知足。试想,如果我们生活在污水环绕的村庄,如果我们的童年受到孤独症的困扰,如果我们的父母饱受冤屈……那么现在的我们,将注定会承受着他人的眼光和内心的煎熬,那样的画面我几乎想都不敢想。然而事实是,那样的折磨并不属于我们,我们从小受到家人及社会的关爱,我们接受良好的教育与医疗,我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那些苦难的人们所期望的也无非只是基本的生命保障与平凡的生活,面对他们,我们真的应该庆幸,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学会珍惜与感恩。
“我常想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不可能有呼风唤雨的法力,但我们可以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身边最细微的小事做起,让这个世界舒展的笑脸多起来,也让人们能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拥有生命该有的尊严。”子墨的这番话也恰好说出了我的心声,这想必也是很多人的心声。或许我们能做的不多,真正起到作用的更是少之又少,但做了总比不做好,至少我们努力过,这未尝不是一种成功。
复旦大学校长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大学生应该有理想主义情怀以及大学生的最大责任在于学习,创造和理性地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