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玉树地震的惊心动魄还未曾在心中散去,大地震又重新张开了黑色的翅膀。虽然有了经验教训的积累,我们面对灾难已不再是手足无措,但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在灾后,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挽救生命和减少二次灾害。而从不断上升的遇难人数中,我们意识到光靠灾后救援是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并且在救灾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民间救援力量的分散、媒体报道的不专业等。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不应该始终沉浸于伤痛之中,而应该吸取教训,为未来的不测做好充分的准备。近日来关于抗震救灾的几个细节引发了大家的关注,也引起了民众的思考。
细节一:房屋还在垮
4·20雅安地震发生后,各大媒体迅速作出反应,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及时发布灾区图片,而这一类图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断垣残壁。脆弱的木板房、红砖房在强烈的晃动下立即摊成一堆砖块,甚至较为坚固的县城楼房也出现了骇人的裂缝甚至发生了倒塌。几十年过去了,房屋还在倒塌,暂且让我们将记忆拉回30多年前,1976年7月28日 凌晨3点42分,中国唐山市丰南一带突然发生里氏8.2级(国内测量为7.8级)强烈地震,23秒钟后,唐山被夷成废墟,682267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间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不到半分钟,整个唐山市的建筑被夷为平地,建筑物的坍塌是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试想如果建筑物能够再坚固一点,能够再支撑点久一点,或许会有更多的市民逃过一劫。而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经济迅速发展,建造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如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按道理不该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啊!可现实却还是房屋的大量倒塌,特别是农村房屋的倒塌。当然在汶川大地震后,各地政府加强了学校和医院等人口集中地区建筑物的维护,学校、医院等人群集中区并无伤亡。
下一篇::盛夏的光年 盛夏光年陈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