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推挤的报纸已有厚厚的一摞,摆放在书房的角落,日益占据着有限的空间。一直想抽空收拾一下,却总被各类琐事叨扰。利用小长假,把这件事情摆放案头,立即动手开始“剪切”,到也有别样感受。
报纸中的言论和副刊作品成为首选。以往的新闻精品是常常关注的焦点,如今也随着工作重心的调整而作罢。说理的小言论和副刊版面中的率性文章,更引发我的兴趣点。说到底,新闻总是服务于某行业或者某领域,带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导向性,而随笔便有了更多的自发与自觉性,是来自心灵最原始的冲动和触动。我喜欢此类的文章,乐意将其从浩如烟海的文字中识别出来,用剪刀留下一段时光。
报纸很多,尤其是政工类订阅的报纸,大都是简单的浏览,题目便显得很重要,也许没有太多人会字里行间的阅读,不过是大致看看题目。对于我感兴趣的板块与文章,自然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特别还有自己熟悉的作者写就的文章,更是仔细剪下,留待日后的“粘贴”。
厚厚的报纸逐渐变得“浅薄”,而值得记忆的故事和情感,却被我留了下来。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曾经受益于他的指点和教诲。重新看他的那些文章,依然被其博大的胸襟和丰厚的睿智折服。无论是观点新颖、论证有力的言论,还是抒情达意、尽显性情的散文,都显现出一个大家的风范和魅力。这样的文章自然仔细剪切。还有一些在言论领域颇有建树的人,只闻其名,却也是如雷贯耳。每年都是盛产,只要你关注这份报纸,他的文章便会几天一篇的频频见报,此等速度让人疑惑的同时,倍感触动。那么多的真知灼见,以通俗平和的语言表述清晰,让人读来受益匪浅。
我们总会错失很多人,也会错失很多的文章,这等遗憾也无从避免。那一年读到一篇文章,是一位大学毕业生的心情写照。我猜测,故事是真实的,情感也是真实的,不然不会读来那般让人动容。那个女孩,原为真爱留在西安,遭遇曲折的就业挑战和生活压力,选择了承受和坚韧,只愿守得一人心。可惜,爱人背离初衷,无情舍弃。女孩心伤至极,没有报复,也丢弃怨恨,选择离开。女孩把长发束起,挽起纂子,以宁静的态度离开伤心之地。作者的文字极为优美,情感真挚。多年后,数次寻觅此文,终无缘见到,成了一篇记忆中的印象之作。
平日里总是忙于手机和电脑的屏幕,反而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这次剪报,倒是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体会,生活也可以如此慢下来,不必急于赶路,不必为了营营小利的得失着急上火,耿耿于怀,翻阅一份报纸,找寻自己心仪的文章,未尝不是一种幸福的体验。尤其海滩上捡拾贝壳的孩子,看到了美丽的图案和形状,那份兴奋与雀跃,也是非物质享受所能给以的。
闲暇时,不妨坐下来当一回剪刀手,翻阅海量的信息,从中觅到真实、珍贵的宝物,静观他人的生活和命运,从字里行间感受心灵的碰撞,铺就一曲爱的交响,这也是生活之美,也是快乐的体验。
剪一路时光,静静思索、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