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虽有嘉肴的成语
创始人
2024-12-20 15:33:55
0次
出自虽有嘉肴的成语
出自《虽有嘉肴》的成语是: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原文:
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故曰:教学/相长(zhǎng)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xué)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对于“教学相长”一词的理解,学术界还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意见:
其一是将其纳入教学原则的范畴,认为“教学相长”一词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依此而将其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相互促进”,如在毛礼锐、沈灌群主编的《中国教育通史》中就将其作为教学原则来解释,认为这一原则“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既矛盾而又统一的关系”。
其二是认为“教学相长”是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认为“教学相长”一词的主体是教师,将“教学相长”理解为“教师施教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即教师通过教而促进自身的学。
本人赞同第一种见解。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相关内容
什么是茭白?
什么是茭白?水生根茎植物,肉质呈白色,鲜嫩可口。
2025-02-23 03:38:57
柳林风声第九章主要内容
柳林风声第九章主要内容讲所有的动物都要去过冬的啦。
2025-02-23 03:38:05
武魂哪个职业适合新手玩?
武魂哪个职业适合新手玩?求好心人回答~武魂适合新手玩的职业嘛,我觉...
2025-02-23 03:37:20
星星点灯歌曲背后的故事
星星点灯歌曲背后的故事 创作背景:《星星点灯》由郑智化作词...
2025-02-23 03: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