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鲜报·“十四五”亮点|打卡博物馆创新高!大美中国更“有料” 新华鲜报·“十四五”亮点|打卡博物馆创新高!大美中国更“有料”
创始人
2025-10-18 09:32:38
0

  在贵州,“村超”“村BA”成为地区崭新“金名片”;滕王阁前,背诵《滕王阁序》的游客络绎不绝;走进故宫,精美实用的文创吸引游客驻足……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文旅发展的一条主线、一大亮点,更是文化强国建设蹄疾步稳的生动缩影。


  这是9月29日拍摄的故宫一角。新华社记者 徐嘉懿 摄

  经过近5年发展,全国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群众文化机构达到近4.4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数量屡创历史新高……

  如今出行,人们不仅看山、看水、看风景,更欣赏生活之美、体验风土人情、感知历史文化……在山水和人文的交融中,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焕然一新。

  融合,激活更“有力”的产业。

  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感悟黄河文明;到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繁华与现代都市的交融;到陶溪川文创街区领略千年瓷都的全新面貌……

  近年来,各地推出的一系列文化内涵丰富、地方特色鲜明的沉浸式体验产品、度假区、主题街区,引领文旅消费新风尚。

  数据显示,2024年,各地共举办文旅相关惠民活动21万场次,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

  文旅消费的综合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有效延展消费链条,群众多元消费需求在丰富多彩的文旅供给中不断得到满足。


  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游览参观(5月19日摄)。新华社发(张晓亮摄)

  融合,熔铸更“有底”的自信。

  博物馆成“新顶流”,2024年全国博物馆吸引14.9亿人次游客“打卡”;“考古热”“非遗热”“红色旅游热”百花齐放;“国风”“国潮”引领时尚……

  大好河山激发爱国情怀,厚重历史增长民族自信。

  而今,绵延千百年的习俗在“日用而不觉”间与时俱进,饱含民族精气神的文化“润物细无声”地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结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自信气度,融汇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


  10月6日,游客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古镇游览(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周社根摄)

  融合,展示更“有料”的中国。

  2024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达到1.4万亿元,其中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元素的占比超过1/4。入境游客1.32亿人次、总花费942亿美元。

  当“中国游”“中国购”成为海外民众新时尚,当动漫、游戏、潮玩、演艺等文化产品加速“出海”、带动旅游……中国国家软实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愈加开放包容、闪耀世界。

  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辉光日新。

  江山壮丽,文化大美!奔向“十五五”,文化更有活力,旅游更有魅力,人民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策划:陈芳

  记者:徐壮

  统筹:杨丽萍、史竞男、聂焱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高桥揽胜 桥旅生晖 楂樻...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涂敏 陈洁泉航拍平塘特大桥与“天空之桥”服务区。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打卡贵...
“十四五”答卷·旅游篇丨新韵重... 编者按:你是否感觉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多了,推窗就能见绿?是否发现昔日的“黑臭河”清了,又见飞鸟翩跹...
杨劲松:“低能耗旅游”,一堂生... 来源:环球时报几百米的高山,坐着扶梯就能“无痛”登顶;站在蹦极台上,奋力一跃,却只有被绳子紧紧拉住的...
上海迪士尼官宣"更新...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今天(11月3日)官宣,将建设第四座主题酒店。这座酒店坐落在乐园主入口附近。除全新酒...
别总怪游客不花钱!文旅行业的“... 居庸关长城。 陈炳衡/摄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蓓 见习记者 陈炳衡 北京报...
620米空中栈道开通,老街直通... 近日连接昆明老街与翠湖的空中栈道正式开通迅速成为城市新亮点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体验 来源:昆明五华发...
乡愁记 | 轮转三重赋:茶香、...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茶山间已响起清脆的车铃声。一队身着骑行服的年轻人沿着蜿蜒的茶垄飞驰而过,车轮碾过...
中方恢复赴加拿大团队游业务,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11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综合考虑中国游客...
洱海生态廊道活力绽放 洱海生态... 音乐巡游车悠然行进,成片的海菜花在湖面上绽放,骑着自行车或小电动车的游客从身边掠过。轻风拂面,一幅人...
“‘情系家乡’欢迎朝阳游子回家... 来源:环球网11月2日,由朝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的“情系家乡”欢迎朝阳游子回家(大连)文旅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