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越过泰沂山脉的余脉,洒在青州城南那片连绵的山峦上,云雾如同被唤醒的精灵,顺着山间的沟壑缓缓流动,最终穿过山顶那道天然形成的石门,化作轻纱般的帷幕笼罩着整座山体 —— 这便是当地人常说的 “云门仙境”,也是鲁中大地最具灵气的 5A 级景区 —— 青州市云门山森林公园,一天中最美的开始。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山东的名山多与泰山的雄伟、崂山的仙气相关,但这座海拔仅 421 米的云门山,却凭着千年沉淀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 “精神栖息地”。它不像名山大川那般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去征服,却能让每一个踏上登山石阶的人,在一步一景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深度交融,尤其是到了金秋时节,漫山的黄栌、火炬树染上浓烈的色彩,与山间的古寺、摩崖题刻相映成趣,随手一拍都是能刷爆朋友圈的美景。
 
一、421 米的山体里,藏着鲁中最独特的自然密码
第一次来到云门山的人,总会被它 “小而精” 的气质所打动。这座占地面积 12 平方千米的森林公园,位于北纬 36°4'-36°8'、东经 118°0'-118°6' 之间,恰好处于泰沂山脉北端的 “咽喉地带”,北衔金凤山、南依劈山、东临磨脐山,向西与驼山隔瀑水涧相望,形成了一处天然的 “山水环抱” 格局。站在山脚下远眺,整座山体如同一块被精心雕琢的碧玉,在不同季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 春天是漫山的野花与新绿,夏天是浓荫蔽日的清凉,秋天是层林尽染的绚烂,冬天则是银装素裹的静谧。
 
从地质地貌来看,云门山属于典型的碳酸盐岩低山丘陵区,隶属于鲁西隆起区的泰山 - 沂山隆起的鲁山凸起北端,主体以断裂构造为主。这种特殊的地质结构,不仅造就了山体表面奇特的岩石纹理,还孕育出了诸多天然奇观,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山顶的 “云门洞”。这道南北贯通的天然石门,如同一块巨大的玉璧镶嵌在山崖之上,高约 3 米、宽约 4 米,每当夏秋之际,山间的云雾便会穿洞而过,站在山下仰望,仿佛看到云层从石门中 “流淌” 而出,“云门” 之名也由此而来。而到了晴朗的日子里,阳光穿过石门,在山间投下斑驳的光影,若是恰逢日出或日落,霞光还会将石门染成金色,那种壮丽景象,足以让每一个目击者终身难忘。
 
气候方面,云门山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的特点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夏季的云门山是天然的避暑胜地,平均气温比市区低 3-5℃,山间的溪流潺潺作响,浓密的树叶遮挡住烈日,走在石阶上能感受到阵阵清凉;而到了秋季,这里便成了色彩的海洋,黄栌、火炬树、五角枫等树种相继变色,从山脚到山顶,红色、黄色、橙色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绚丽的油画;冬季的云门山则多了几分静谧与庄重,雪花覆盖在岩石和树木上,山间的石窟造像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显古朴,偶尔有几只飞鸟掠过,为这片寂静增添了一丝生机;春季的云门山则是花的世界,山桃花、杏花、连翘花沿着山路次第开放,淡淡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吸引着蜜蜂和蝴蝶前来驻足。
 
值得一提的是,云门山的植被覆盖率高达 92% 以上,园内生长着各类植物 300 多种,其中不乏侧柏、国槐等古树名木。在山腰处有一片树龄超过百年的侧柏林,这些树木枝干挺拔,树叶苍翠,每一棵都像是守护山体的卫士。据当地老人说,这片侧柏林已经在这里生长了数百年,见证了云门山的兴衰变迁,如今也成了游客们避暑纳凉、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此外,园内还生活着野兔、野鸡、斑鸠等野生动物,若是运气好,在清晨或傍晚登山时,还能看到这些小动物在林间穿梭的身影,为旅途增添一份意外的惊喜。
 
二、千年佛道交融地,每一块岩石都刻着历史的印记
如果说自然景观是云门山的 “外在颜值”,那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便是它的 “内在灵魂”。这座看似不高的山体,自北周时期起便成为佛道两教的重要活动场所,千年来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每一处石窟、每一块摩崖题刻,都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沿着山脚下的石阶缓缓向上,行至半山腰处,便能看到一片开凿在石壁上的石窟造像群,这便是云门山最具代表性的佛教文化遗产 —— 云门山石窟。据史料记载,这些石窟始建于北周,兴盛于隋唐时期,自西向东共有 6 个石窟,现存造像 300 多尊,其中最大的一尊造像高约 2.5 米,最小的仅几十厘米。这些造像大多身着袈裟,神态庄严,有的双手合十,有的手持法器,细节刻画栩栩如生。尤其是第二窟中的 “西方三圣” 造像,中间的阿弥陀佛端坐于莲花座上,两侧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手持净瓶、莲花,面容慈祥,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依然能看出当年工匠们精湛的雕刻技艺。
 
与佛教石窟遥相呼应的,是山间众多的道教古迹。在石窟造像群东侧不远处,有一座始建于北宋末年的望寿阁,民间俗称 “灵官殿”。这座阁楼最初是为了纪念道教中的王灵官而建,关于王灵官,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孝文化故事:相传北宋时期,王灵官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放弃了功名利禄,来到云门山隐居,每日上山采药为母亲治病,后来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最终得道成仙。虽然这个故事带有神话色彩,但却体现了中华民族 “百善孝为先” 的传统美德。遗憾的是,望寿阁在民国末年毁于战火,如今我们看到的阁楼是 20 世纪 90 年代按照原貌重修的,站在阁楼上远眺,不仅能看到山下的青州城全景,还能与山顶的摩崖巨 “寿” 遥遥相望,形成 “登阁望寿” 的独特景观。
 
在云门山东麓,还有一处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的景点 —— 万春洞,又名 “陈抟洞”。这座山洞是明朝时期为了纪念著名的道教人物陈抟而开凿的,洞内宽敞明亮,正中央塑有陈抟老祖的卧像,只见他身披道袍,神态安详,仿佛正在闭目修行。陈抟是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以擅长睡功闻名,相传他曾一睡百年,因此被后人称为 “睡仙”。在卧像两侧的石壁上,还刻有陈抟题写的诗句和道家经典名句,字体飘逸洒脱,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化造诣。如今,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来到万春洞内,或拜谒陈抟老祖,或欣赏洞内的题刻,感受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在云门山的所有文化遗产中,最令人惊叹的当属山阴石壁上的摩崖巨 “寿”。这处题刻凿于明嘉靖年间,由衡王府内掌司冀阳周全所书,整个 “寿” 字通高 7.5 米,宽 3.7 米,其中仅 “寸” 字就有 2.3 米高,站在 “寿” 字下方仰望,让人不禁感叹 “人无寸高”,这也是 “人无寸高” 一词的由来。更神奇的是,这个 “寿” 字的写法极为讲究,字体结构严谨,笔画刚劲有力,而且从不同角度看,还能读出不同的寓意 —— 正面看是一个完整的 “寿” 字,仔细观察却能发现,“寿” 字的上部像一位老人的头部,中部像老人的身躯,下部则像老人的腿脚,暗含 “长寿安康” 之意。正因如此,云门山也被誉为 “中华古寿第一山”,每年都有大量游客专程前来拜寿,希望能沾一沾 “寿” 字的灵气,祈求家人健康长寿。
 
除了佛道文化遗产,云门山还是一座 “书法艺术宝库”。从唐宋至明清,无数文人墨客来到这里,或登高望远,或吟诗作赋,然后将自己的作品镌刻在山崖之上,留下了 100 余首诗赋和题刻。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天宝元年北海郡太守赵居贞的《投龙诗》,这首诗刻于云门山南侧的石壁上,字体为楷书,笔画工整秀丽,内容描绘了云门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游览感受,是研究唐代书法和青州历史的重要资料。此外,还有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轼等人的题刻遗迹,虽然有些题刻因年代久远已模糊不清,但透过那些残存的字迹,依然能感受到古人对云门山的喜爱与推崇。
 
三、沉浸式游览体验:从清晨到日暮,读懂云门山的每一面
对于游客来说,云门山不仅是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名山,更是一处能让人放松身心、享受慢时光的旅游胜地。无论是想要感受自然之美,还是探寻历史文化,亦或是单纯地登高望远,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云门山的开放时间通常从清晨 5:30 开始,到傍晚 18:30 结束(18:30 停止入园),不过具体时间会根据季节有所调整 —— 夏季开放时间会适当提前,冬季则会推迟。如果想要避开人流,感受山间的宁静,最好选择清晨入园。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山路上时,山间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石阶上带着淡淡的湿气,两旁的树木枝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走在这样的山路上,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此时登山,不仅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能欣赏到难得一见的 “云门日出”—— 当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升起,金色的光芒穿过云门洞,将山间的一切都染成温暖的颜色,那种景象,足以让人忘却所有的烦恼。
 
从山脚下到山顶,全程大约有 1500 级石阶,难度适中,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轻松应对。沿途会经过多个景点,每一处都值得细细品味。比如在山腰处的观寿亭,这座亭子始建于隋朝,原名 “增怡亭”,明朝时因为与山顶的摩崖巨 “寿” 遥遥相望,所以更名为 “观寿亭”。亭子为四角攒尖顶,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坐在亭内的石凳上休息,既能欣赏到山间的美景,又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很多游客都会在这里拍照留念,记录下 “观寿” 的瞬间。
 
继续向上攀登,便会来到云门山的核心景点 —— 云门洞。站在云门洞下,抬头便能看到那道天然石门,若是恰逢云雾天气,还能看到云雾从门中穿过的奇观。很多游客都会在这里驻足,或拍照打卡,或感受 “云门仙境” 的意境。值得一提的是,云门洞的西侧有一条狭窄的石阶,沿着石阶向上可以到达山顶的 “大云顶”,这里是云门山的最高点,站在这里远眺,整个青州城的景色尽收眼底 —— 远处的高楼大厦与近处的农田村落相映成趣,蜿蜒的河流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穿梭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那种 “一览众山小” 的感觉,让人心中充满成就感。
 
在游览过程中,除了欣赏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还能感受到云门山景区贴心的服务。沿途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置休息亭和垃圾桶,方便游客休息和保护环境;在重要景点处都设有详细的介绍牌,帮助游客了解景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此外,景区内还有专门的讲解员,若是有需要,可以聘请讲解员带领游览,深入了解云门山的故事。门票方面,云门山的成人票约 70 元 / 人,学生、老人等特殊群体可以凭有效证件享受半价或免票优惠,这样的价格对于一处 5A 级景区来说,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在云门山停留一整天,从清晨到日暮,感受这座山不同时段的美。清晨可以欣赏日出和云雾,上午可以游览石窟、望寿阁等文化景点,中午可以在山间的餐厅品尝当地美食,下午可以登高望远,欣赏青州城的全景,傍晚则可以在山脚下散步,感受山间的宁静与祥和。当地的美食也值得一试,比如青州煎饼、隆盛糕点、云门山炒鸡等,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独特,还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能让你的旅途更加完美。
 
四、不止是一座山,更是鲁中大地的文化符号
当夜幕降临,告别云门山时,心中总会留下一丝不舍。这座看似普通的山,用它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征服了每一个前来游览的人。它不仅仅是一座供人游览的山,更是鲁中大地的文化符号,是无数青州人心中的精神家园。
 
从北周时期的石窟造像,到明嘉靖年间的摩崖巨 “寿”;从文人墨客的题诗作画,到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云门山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与文化。它见证了青州城的兴衰变迁,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云门山,感受它的美,了解它的故事,而云门山也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对于每一个来到云门山的人来说,这里都有着不同的意义。或许是一次放松身心的旅行,或许是一次探寻历史的旅程,或许是一次感受文化的体验,但无论是什么,云门山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不像其他名山那样张扬,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它没有过多的商业气息,却能让人感受到最纯粹的美。
 
如果你还在为去哪里旅行而烦恼,不妨来云门山看看。在这里,你可以在清晨的云雾中感受仙境般的意境,在千年的石窟造像前感受历史的厚重,在摩崖巨 “寿” 下祈求家人的安康,在山顶的云门洞旁欣赏最美的风景。相信我,这座藏在鲁中腹地的千年仙境,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你来了就不想离开。
 
下次再来到青州,我一定会再次登上云门山,看看山间的云雾是否依旧缭绕,看看摩崖巨 “寿” 是否依旧庄严,看看那些千年的文化遗产是否依旧闪耀。因为我知道,云门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段难忘的回忆,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份永远的牵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