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10月2日晚,伴随着夜游灯光渐次亮起,安庆市大观区集贤时空文创园在五彩斑斓的灯光衬托下显得美轮美奂。晚上7时整,宜城工业激光秀在桩坑处率先登场。光束在老砖墙上织出工业旧影,游客们看得如痴如醉。这个“十一”假期,从老工业遗址变身为城市文化名片的集贤时空文创园依旧火爆宜城,迎来如织游客。今年以来,大观区积极融入“大黄山战略”,以完善文旅产业工作机制为抓手,坚持谋划重点文旅项目与培育规上文化企业并重,全力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网红景区持续火爆彰显文旅魅力
开业一年以来,集贤时空文创园的热度始终不减。网红景区长红的背后,离不开多方努力。
集贤时空文创园在改造中坚持“修旧如旧”,完整保留原水泥厂的水泥筒仓、高耸烟囱、桩基础等生产设施,将其转化为独特的文化符号:利用桩基础打造矿坑文化体验区,让游客感受工业建设的历史痕迹;修复旧厂房、生产车间、职工食堂、大礼堂等老建筑,改造成桩坑艺术馆、艺术梦想家、木石前盟根雕馆等5个主题艺术馆,以及百余个主题院落。这种“保留工业肌理、注入文化内涵”的改造模式,让冰冷的建筑成为承载记忆与创意的载体,实现工业遗产从“闲置”到“活用”的转变。
同时,园区深度植入多元业态,以非遗、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为核心,打造猪圈咖啡、老兵时空餐厅、宜城供销、沐光里非遗体验等26个特色空间,既保留“工业风”的怀旧氛围,又增添现代消费场景。此外,融入“山水宜城有戏安庆”“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安庆文旅IP,通过故事情节设计、内容分享传播,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目前,该园区已入选省“大黄山”重大项目、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并获评皖美消费优秀场景,成为大观区乃至安庆市的文旅新地标。
更重要的是,为提升园区吸引力,大观区运用科技与创意打造沉浸式体验:通过AI技术制作“集贤时空奇遇夜”,让工矿遗存、根雕塑像“活化”成鲜活的故事与人物,累计吸引超10万人观看;2024年以来,先后举办长三角汽车(房车)集结赛、千年非遗打铁花夜游市集、安庆民间工艺美术创意设计作品大赛、工业遗迹研学等30多场文旅活动,丰富户外露营、夜游夜市、研学体验等消费场景,推动体文旅、科文旅、商文旅深度融合。
壮大文旅产业“筋骨”培育规上文化企业
今年以来,大观区组织力量开展全区文化企业摸底工作,全面掌握企业现状与潜力。同时制定年度拟入规文化企业明细表,明确目标与路径,梳理符合标准的企业11家,定期联合统计、文旅、属地等部门深入辖区企业走访,为安庆市乐易通信器材贸易有限公司、安庆市京话艺术剧院、安徽智谷佳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精准指导与服务,协助翔云商贸有限公司更改行业代码,目前已通过市级审核。截至目前,已成功入规企业3家。
位于大观区的中古文物保护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文物保护修复、文物预防性保护、文物数字化保护、文物保护利用、文化大数据、文博领域人工智能等为主营业务,也是该区成功培育的规上文化企业之一。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培育下,企业成功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24年,中古文物保护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达1862.00万元,增速5.11%;利润达147.59万元,研发投入占比5.44%,缴纳税收86.36万元。公司拥有文物保护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30余项。2025年前8个月,公司营业收入达1292万元。
布局“大黄山”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大观区制定《大观区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建立“大黄山”重大项目库,在库项目23个,总投资395.15亿元。同时,强化文旅招商统筹,成立文旅现代产业专班,明确专班成员单位,结合专班工作要求制定《大观区现代文旅产业专班工作方案》,围绕四大片区编制文旅招商手册,形成“专班推进”的高效工作格局。
此外,大观区还结合四大片区建设内容,谋划“十五五”重大文旅项目20个,同步谋划大观区文旅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专项债项目并编制项目可研资料;全省文旅创意产业“双招双引”平台入库文旅项目26个,总投资额107.7亿元;申报的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项目、集贤时空文创园项目以及安庆市皖河口长江生态公园一期项目,入选2025年安徽省重点项目清单。
下一步,大观区将深度挖掘集贤关、大观亭、皖河口、菱湖经济圈的资源潜力,全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文旅支柱产业,依托“大黄山”建设战略机遇,结合“十五五”数字经济、绿色发展趋势,推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为“活力宜居幸福老安庆”建设注入强劲动能。(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