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西河古镇位于湾沚区红杨镇西南部,有600多年历史。2014年,西河古镇入选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单,2018年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在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的南部,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西河古镇。这座隶属于红杨镇西河社区的古镇,地处宣城市宣州区、芜湖市南陵县与湾沚区的交界地带,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游客探寻徽商文化、感受自然人文魅力的理想之地。
西河古镇因坐落青弋江西岸而得名,历史上曾是重要的水运码头。作为三地交界处的交通要冲,这里曾是徽州地区茶叶、竹木器具等商品的水运集散地,商贸往来频繁,见证了徽商的繁荣与变迁。古镇因水而兴,因商而盛,其历史可追溯至600余年前的明代。2014年,西河古镇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为保护与传承徽派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
走进西河古镇,主街道由青石板铺就,两侧保留着大量“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仿佛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因防洪需求,古镇街道随圩堤不断抬升,形成了“出门步步高”的独特建筑布局,既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为游客增添了探索的乐趣。漫步其间,六百年徽商文化的余韵在石板街巷间流淌,让人不禁沉醉于这份厚重的历史气息。人民网记者 单芳摄
西河古镇街面青石板保存完好,古民居中大部分保留前铺后房的格局。
西河古镇除主街道外另有一条与之交错的十字街和七条小巷,镌刻了西河的历史印记。
清晨,西河古镇的居民坐在自家门前的小凳上,悠闲地择着从屋后菜地新鲜采摘的莴笋。
西河古镇建筑古色古香,青石路面蜿蜒曲折,游客漫步在古镇的街道上。
学生来到新四军第三支队西河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
西河古镇,“守”艺人都纷纷来到这里开店,传承传统文化。
在西河古镇弋農古琴斫制工艺馆内,一位小朋友正在全神贯注地聆听弋農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翟光宝弹奏的古琴曲。翟光宝是弋農古琴斫制工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弋農古琴又称“百纳琴”,是以古木片合漆胶合而成的琴,始创于唐代。
西河古镇芜湖铁画工作室内,芜湖铁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陶绍军在制作铁画。陶绍军制作铁画已有22年的时间,从他手中制作出去的成品有很多件,小到梅兰竹菊四条屏、各种赛事的吉祥物,大到挂满一面墙的大件。
黄昏,游客在宁静的西河古镇街道上漫步。
游客在宁静的西河古镇街道上漫步。
西河古镇,一位九旬老中医,看诊结束后,在躺椅上休息。
傍晚,西河古镇上的咖啡馆,老板即将结束一天的营业。
青弋江江畔的西河渡口见证了徽商的繁荣与变迁。曾经繁忙的渡船,如今成为了老百姓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
西河渡口,孩子们登上渡船,踏上回家的归程。
西河渡口,雨中村民赶往西河渡口,准备乘船渡河。
西河渡口的渡船上,村民等待渡船开行。
渡船的工作人员站在船头,观察渡船离岸情况。
西河古镇古渡口小广场上,村民在音乐声中,欢快的跳着健身舞蹈。
西河古镇古渡口,村民冒雨在青弋江中清洗衣物。
傍晚,西河古镇古渡口的小树林中灯笼被点亮,点点的灯光映入小溪,静谧宁静,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诗意画卷。
清晨,西河古镇的市场内,喧嚣热闹,早点铺的老板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等候着每一位食客前来,品味古镇的烟火美味。
清晨,西河古镇的市场内,蔬菜摊老板,正在计算着一早上的收入。
西河古镇的夜晚,散布于小巷中精巧的彩灯将古镇妆点得璀璨夺目。
西河古镇的夜晚,古镇小巷中精巧的彩灯将古镇妆点得璀璨夺目。
上一篇:死神来了验尸官的扮演者
下一篇:北京周边哪个漂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