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的道理
创始人
2024-08-18 06:38:00
0次
两小儿辩日的道理
两个小孩子,是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一个是根据太阳的大小,另一个是根据太阳离地面的高度。
两个小孩子,是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一个是根据太阳的大小,另一个是根据太阳离地面的冷热温度。这个问题说明对于自己领域的专家只能是一方面,不可能成为全方面的专家。告诫人们如果做一件事一定把这件事了解透彻。认真专研后得出的结论才是有科学依据,或者是数据支撑的。
此文通过描写两个小孩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求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这则小故事用对话贯串始终。全文以孔子的见不能决为贯串线索,颇有条理地叙述了两小儿辩日的过程。
先写两个小孩分别就太阳距离人的远近鲜明地提出看法,引人思考。
接着又分别摆出根据。两人互不相让,都使用反问句式,扣住了题目中的“辩”字,增强了论辩性。
两小儿在对话中都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并用比较的方法,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第一个小孩用面积大小相比,带有直观性,似乎是有理的。第二个小孩比较了人对太阳在不同时间冷和热的感受,似乎也是有理的。可见他们勤于思考,富有想象力;从他们针锋相对的论辩中还能体味出对话者的虎虎生气和音容笑貌。但他们的认识毕竟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只能各执已见而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最后两小节写两小儿讥笑在他们争论面前“不能决”的孔子。
从故事本身看,两小儿敢于探讨艰深问题,不管多么幼稚和肤浅,却反映了古人渴望认识自然现象的强烈愿望,这种探求精神是值得赞许的。孔子作为大学问家,也不能通晓各科知识,而况当时人类认识自然现象的水平还很低。孔子“不能决”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态度是对的,不该受到讥讽。
要认识自然,敢于探求真理,还有就问题本身而言,事情都有两面性,要从多个方面来思考解决问题。
学习两小儿善于独立思考,和敢于向对方提出挑战,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怕出错的精神。在平日的学习中不要依赖老师和同学,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换自己的思维。
是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一个是根据太阳的大小,另一个是根据太阳离地面的高度。这种敢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相关内容